第八十六章(第2/3頁)

“每個故事裏面都有部分忠君愛國的內容,我看反對者還能說出什麽來!”顏楚音惡狠狠地說。你反對什麽?是反對忠君,還是反對愛國?想好了再說!

顏楚音這個法子,細究起來是有些流氓的。

但這樣一來,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他們是不得不閉嘴了。

而對於那些覺得不能叫百姓知道太多、一旦知道多了就會民心晃動的人來說,小冊子都已經如此密集地宣揚忠君愛國了,他們應該說不出反對的話了。

“咱們這小冊子,雖然主要功能是防騙、防疫、普及律法、啟發民智等等等等,但咱們明面上不這麽說,明面上只說一條,這冊子就是教全天下人如何忠君愛國的!”別看顏楚音年紀不大,他已經深深掌握了武勛不要臉的精髓。

音奴這小促狹鬼!皇上直接不顧形象地笑出了聲。

“好好好!”皇上贊道,“這法子確實不錯。”

“皇舅舅,您先別誇,給我攢著。我還沒說到重頭戲呢!”正好杯中的茶水涼得差不多了,顏楚音像喝酒似的一飲而盡,豪邁地放下杯子,“其實沈昱前些天還拉著我們,我、曹錄、婓鶴和蔣陞,他拉著我們幾個討論邊防問題。”

邊防啊……皇上的視線從書架上一掠而過。

書架上擺著一秘盒,盒子裏放著順國公從西北遞來的密折。他們君臣每月都會通信。有道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皇上不懷疑順國公的忠心,他們的君臣情誼也不會輕易被人挑唆了去。但涉及邊防軍務,不是皇上一個“不懷疑”就夠的!他要是什麽措施都不采取,凡事只仰賴順國公的忠心,那他根本坐不穩皇位!不說順國公日後會不會變節,皇上都不敢確保自己是不是時刻英明的。

尤其是近來發生很多事,連皇宮都進了“耗子”,很難說順國公那邊的密不透風就是真的密不透風。根據手頭現有的資料,那股在慈孤院裏動了手腳、往宮中插人的勢力,他們早幾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夠安多少探子了!

整個朝堂看似穩定,暗中卻多有波瀾。

在這個時候,西北必須要穩!

整個邊防軍務都必須要穩!

皇上的左手慢慢搭上了右手大拇指的扳指,不緊不慢地轉了起來。雖然他看似十分平靜,好像只是在考校顏楚音這個遖峯小輩的功課一樣,看看他想出來的法子是不是真的絕妙,但其實真正熟悉他的人就該知道,他的內心並不平靜。

顏楚音還是那一副“我真聰明,我怎麽這麽聰明”的驕傲樣子:“我們以史為鑒討論過換防的問題,但換防肯定是不成的。於是我說,與其這麽折騰,不如直接往軍中多放幾個監察官,明的放幾個,暗的也放幾個,怎麽的都夠了。”

畢竟現在的順國公還是很忠心的,對於忠心的臣子,這樣的防備程度已經夠了。如果再用別的控制手段,比如嚴格監視他的家眷,反而失了君臣之誼。

“但後來不就想起要在民間推廣小冊子了嗎?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是那麽靈機一動,我忽然就把兩件事放在一起想了。我忽然意識到,要是幾個監察官不夠,明的監察官可能會被收買,暗的那些可能會背叛,總歸不能叫人徹底放心。那麽……嘿嘿,如果軍中的每一位士兵,如果邊境城中的每一個百姓,他們人人都是監察官呢?總不能人人都被收買了吧?這就能確保萬無一失了。”

這聽上去真像一個孩子在異想天開。

“那要如何確保人人都能成為監察官呢?”皇上笑著問。

“很簡單,就和小冊子一樣,我們也在軍中和邊境城中發小冊子,然後每一旬或者每個月都組織他們學習小冊子。這個軍中專供小冊子的重點就兩個,一個教大家如何分辨密探,另一個教大家忠君愛國。”顏楚音豎起兩根手指,想了想又豎起了第三根,“若能教士兵一些戰場急救常識,那當然再好不過。”

只要士兵們將忠君愛國牢記於心,他們忠的是君,愛的是國,是為君王而戰,為國而戰,為百姓而戰,就不怕只知將軍而不知皇上這種情況的發生了。

皇上頓時百感交集,竟是直接愣在了那裏。

其實這法子不難。

但有用嗎?絕對有用!順國公既然是忠君愛國的,他就絕對不會反對在軍中展開這樣的教育,他甚至還會主動去推行!因為他也不想給外人可乘之機!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中央朝堂擔心邊將反了。而邊將卻擔心中央朝堂擔心自己反了。在這個玉璽上刻“受命於天”的時代,其實哪有那麽多武官想反的?

可是,為什麽在此之前,從沒人想出這樣簡單又好用的辦法來?

大約是因為……因為決策者眼中只能看到將軍和各級官員,所以他們想出來的法子要麽是限制將軍的,要麽就拉攏其他官員……他們看不到基層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