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2頁)

然後,皇上把同在上書房的太子叫了出來。他問太子,兄弟倆都在上書房裏,這樣日日相對,為何沒發現弟弟把牙齒磕掉了,是不是太不關心弟弟了?

太子無可辯駁。

其實那時太子也才九歲,因是太子,每天功課繁重,二皇子又過於懂事和安靜,二皇子閉著嘴,從不在人前露出自己的委屈,太子上哪裏知道他摔了?

皇上卻叫太子伸出手,從訓誡太監手裏接過戒尺,要打太子手心。

二皇子眼睜睜看著戒尺一下一下落下來。

他猛然反應過來,不該是這樣的,怎麽能怪太子呢,他又不是當著太子面摔的,後來又刻意瞞著。他向父皇解釋,但戒尺還是一下一下落下來。眼看著太子的手心都腫了,二皇子差點沒急哭了,第一次大著膽子去扯皇帝的袖子。

皇上訝異地看著二皇子。戒尺停了下來。

皇上問太子:“你錯了嗎?”

“太子沒有……”二皇子著急地解釋。

太子說:“我錯了。我沒有盡到兄長的責任。二弟性格安靜,我就應該主動關心二弟。”二弟不說,是因為二弟就那種性格。但當哥哥的卻不能不問。

太子低頭看向二皇子。二弟很好。他認錯認得心服口服。

皇上又說了很多,有對二皇子說的,也有對太子說的。二皇子已經記不清皇上當時對他說什麽了,卻記得皇上對太子說,你不僅是兄長,你還是太子。

不知太子有沒有把這句話記在心裏——想來是記得的——反正二皇子是深深記住了。五歲那年,他隱隱約約明白,原來太子和普通皇子的不同不僅在於服飾和站位,更在於責任。太子注定要擔起更多的責任,他必須付出更多,必須忍受更多的委屈,必須經歷更多磨礪,必須做得更完美……才是一國太子。

一轉眼這麽多年過去了,二皇子從未對太子之位升起過覬覦之心。只要想起五歲那年,九歲的太子被皇上打腫的手心,二皇子對太子甚至有一點心疼。

沒錯,就是心疼。

只是這話不好對外人說。

“要是被人知道,我敢……咳咳……太子,會被他們笑死吧,還會被當做自不量力。”二皇子在心裏對自己說,“反正,太子大哥為我求來的差事,我好好幹就是了。叫太子看到我的能力,也讓太子知道我還是能擔得起事情的。”

三弟身體不好,四弟沒個正行,余下弟弟又還小。

暫時只有我能幫得上太子大哥的忙啊!

二皇子懷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使命感走進了禦書房。

宮外,顏楚音幹完一票大的,回到家後照例先對著公主娘賣弄了一番。正好趕上顏楚驤來公主跟前請安,於是妹妹被拉著一塊兒聽顏楚音吹牛。在小侯爺口中,他在早朝中站出來的那一瞬間,整個朝堂黯然無光,他震住了全場!

顏楚驤一臉佩服:“哥哥太厲害了!”

有了迷妹捧場,顏楚音說得更帶勁了:“那一刻,沈丞相眼中閃過了一絲欣慰的光芒。他想,老夫雖已年邁,但能在致仕前看到一代新人站出來……”

“哇!”顏楚驤雖然聰慧,卻從未懷疑過哥哥的話,親情讓她盲目,“哥哥是如何知道丞相大人心中所想的?定是下朝以後,丞相大人拉著你說話了吧?”

長公主:“……”

所以,在場的唯有本宮一個清醒之人嗎?

雖然長公主不看江湖話本,但年初的時候,曹錄和婓鶴倆孩子來家裏玩,長公主親眼見過曹錄照著一本據說是叫《真義劍》的武俠話本演了起來,婓鶴和顏楚音在一旁起哄。曹錄分飾多角,一邊演主角在武林大會上力挽狂瀾,一邊演反派對著主角大放厥詞,一邊還演配角——一位德高望重的江湖老前輩。

長公主記憶力很好,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當時和那個江湖老前輩有關的台詞就是——

(曹錄先念旁白),就見白眉老道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他想,(從此處開始,曹錄撫著下巴上並不存在的胡子,演起了老人,用一種老而有力的聲音說),老夫雖已年邁,但能在死前看到一代新人站出來,吾心甚慰啊!

————————

吹牛就算了,竟然還抄了話本中的台詞。

這不要臉的勁肯定不能隨了本宮,定是隨爹!

長公主如此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