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2/3頁)

當然不是!

不過,曹家不成器的男丁也有,拿了分家銀子後就想安安心心當個紈絝。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定國公府才能顯得一代更比一代沒落。曹項隱在這些人中,有點藏木於林的意思。他手裏握的是專屬於皇上的最隱秘的一股勢力。

定國公府的“定國”二字其實一直沒有變過。

此時,曹項已經悄無聲息地拿到了京城慈孤院的幾份口供。

那個被推出來頂罪的王小管事,曹項秘密審問過她,她之所以不喜歡生而殘疾的孩子,和她自己的真實經歷有關。她的母親只生了她一個,等到父親去世後,母親寧可過繼族裏一個天生有殘疾的男孩,也不願意讓她招贅,後來更是為了給過繼來的兒子娶妻——因為殘疾不好娶媳婦,所以需要大筆彩禮——把她賣給了人牙子。王小管事對生而殘疾的孩子存在偏見,很難說不是遷怒。

而王小管事之所以對那個負責掩埋孩子屍體的啞婆子時好時不好,是因為她在啞婆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母親的影子。啞婆子也因為生不出兒子而選擇過繼男嗣,結果後來被繼子趕出家門。王小管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有時候覺得啞婆子和她娘一樣,被繼子趕出家門真是活該,但也是因為王小管事心裏對母親這個角色還有憧憬,所以有時候又忍不住照顧啞婆子,給她厚棉衣,給她肉。

王小管事年幼被賣後,後來輾轉進入宮廷,在宮裏本本分分地當了十多年的差,出宮後被安排去了慈孤院。如今想來,她被安排進慈孤院並不是巧合。

在宮裏的那些年,她肯定在一些人那裏暴露過內心的怨悶。那些人知道她的弱點是什麽,就安排她進了孤兒院,然後利用弱點,把她包裝成幕後真兇。

若不是顏楚音那幫少年誤打誤撞,慈孤院的事到王小管事這裏就斷了。

經曹項調查,真正在“牟小妹”這事情上插手的應該是慈孤院的總管事雲管事。恰好,這位雲管事也是從宮裏出去的。這些年,從雲管事手裏陸陸續續至少送出去十多個孩子。這些孩子都是“被”病了,“被”死了,“被”安葬了,但其實被送去他處。給孩子看病的都是下醫署的醫者,而醫者往往也都出自宮內。

“所以,後宮確實已經被滲透了。”皇上總結說。

曹項道:“雲管事有意培養女童院的安小管事做接班人,我們對安小管事進行過秘密審訊。她丈夫負責男童院,是個真正的善人,我們用她丈夫迫使她松了口,足以證明雲管事確實有問題。但雲管事上面的人是誰,安小管事並不知道。”這些人太小心了,安小管事自幼流落到慈孤院,也算是在雲管事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又被雲管事培養多年。就這樣,她都沒能接觸到真正的隱秘。

曹項沒有驚動雲管事。抓捕她之前要先排查後宮,確保皇上安全。

“你覺得這股勢力源自何處?”皇上若有所思地問。

曹項抿了抿嘴唇,嚴肅地說:“我們從王小管事的賬本入手,確定雲管事陸陸續續送走了十幾個孩子。因為她每送走一個孩子,都會安排行商給王小管事一筆善款,好叫王小管事入賬。”乍一看,這就像是王小管事賣了孩子得到的錢。經王小管事回憶,這些行商每次都不一樣,但隊伍裏往往都有外族人。

所以曹項推斷這事背後很可能有外族的影子。

但外族根本做不到這般無聲無息地潛入宮廷。所以肯定存在一股勢力在與他們合作。只是曹項至今沒有找到線頭,無法肯定這一股勢力究竟來自哪裏。

皇上聞言點點頭,先肯定了曹項的調查結果,又說:“現在他們在明我們在暗,繼續盯著雲管事就行,盡快摸清楚那些孩子經她手都被送去了哪裏。”

盯著雲管事,說不定也能通過她找到宮裏的那根“線頭”。

與此同時,周聞氏也就是牟小妹那裏,還需要有人去控制並策反她。因為此事幹系重大,皇上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曹項。曹項領命,經由宮內密道離開。

屋子裏重新安靜了下來。

太監在外面通傳,太子求見。

皇上立刻宣見。他對太子向來看重,這個看重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太子想說的還是顏楚音在早朝時的那個提議,一進禦書房就誇,誇那個提議特別好。

“……不過兒臣以為,科舉舊卷的空白卷可以送去書苑供天下人免費翻看查閱,但是當屆的傳臚和排名前十的進士是如何做題的,前三甲又是如何做題的,他們的答卷不如由國子監刊印成冊,放在民間低價售賣。”太子笑著說。

雖然是低價售賣,但書生免費看過題目後,能忍著不買一份優秀答案嗎?老百姓們雖然不打算科舉,但看著價格低,說不定也會一份送孩子討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