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2/2頁)

可以預料,這又將會是一場血腥的遷徙行動,不殺上一批人,很難把一個國家的人分散到世界各地。

所以,朱由校恐怕要再多上幾個稱號了。

不過既然已經決定出兵,朱由校就不在乎這些。

罪在自己,功在千秋!

朱由校早就想好了,這些國家的人口,最多只能安置在遠東和新征服的領土,只有表現好的才能得到移民局的居住證。

這樣就算日後出現問題,最嚴重無非是放棄這些自己征服的地區,少部分的移民,根本不會對華夏造成任何影響。

兵部尚書王洽看著坐在禦座上的天啟皇帝,心中其實明白,這個決定一旦做出,就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這將是一場毫無正義的“侵略”之舉,所以詢問用何借口發兵時,王洽也是再次詢問,是否決定好這樣做了。

朱由校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朕就是想揍他,不需要別的理由。”

“如果非要一個理由,那就說朕看他不順眼,要滅了他。”

聽到這個明目張膽的“理由”,王洽人都直接傻了。

不愧是天啟大帝,出兵根本不需要理由。

盡管朱由校是這麽說的,但兵部卻不能就這麽發出去,這屬實是太裝逼了,他們都看不下去了。

商量幾天,內閣也發現這兩個國家實在找不出什麽能導致滅國之罪的事情來,一直都老實得很。

於是編了個海商遭到截殺的蹩腳理由,就這麽愉快的決定出兵了。

東籲王朝和大城王朝接到大明的宣戰詔書時,整個國家都是懵逼的,兩個國家的至高王都在想,我們做錯了什麽?

當然,他們第一個想到的絕不是整軍備戰,和大明拼一個你死我活,因為肯定打不過。

他們想到的,是如何找到那個根本不存在的,截殺大明海商的人。

不存在的人,怎麽可能找得到呢?

所以,無論他們怎麽討好,朱由校還是權當沒看見,在準備了一年多以後,在天啟二十四年初,下旨正式發兵征討東籲和大城。

這次領兵出征的,是新晉一派文官將領的代表著,孫傳庭。

孫傳庭率領朱由校交給他的十七萬大軍,號稱三十萬,從北京城的運河乘船先抵達南京,而後出海。

明軍將由海路前往安南的一處港口,這也是大明在東南亞唯一的港口。

由於很多人暈船,到達安南後,大軍好是修整了一段時間,在一個多月後才繼續向南。

對於南邊的東籲和大城兩個國家而言,這種坐著等死的感覺是最難受的。

當朱由校在一個月後,收到孫傳庭順利攻陷大城王朝號稱“永遠勝利之城”的阿瑜陀耶的消息時,臉上看不見任何高興之情。

朱由校放下這份塘報,緩步來到窗檐邊上,望著緩緩落下的西洋,喃喃說道: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朱由校直到現在才真正明白。

為了日後華夏的興盛,這個罪人,就讓朕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