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朱由校知道,其實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

就憑繼位之初信任魏忠賢,在朝中清除東林黨的那些事,後世文人的筆杆子就說不定要怎麽寫自己。

現在他們是都服了,可這只是暫時的,這是讓自己殺怕了,等自己一死,該怎麽寫還是怎麽寫。

想要幹點好事挽回口碑,估計也難。

而且朱由校最近幹的事,不光把國內的文人子弟得罪了,就連那些老外也都得罪得差不多。

想要開疆拓土,用恢復永樂年領土的口號現在顯然行不通,因為天啟一朝的版圖已經比永樂朝還多了個柬埔寨。

繼續打東南亞,說什麽都像是“侵略”。

沒錯,朱由校現在幹的事,無論說成有多麽正義,放在其它國家的史書裏,可能都會被寫成侵略。

現在的西方,還和東方不一樣。

協約這個東西在西方的約束力還是很強的,兩國打仗基本都是點到為止,很少出現像大明這樣動輒滅一國的大規模動員。

在東方,條約其實就是個屁。

條約內容隨時都可以被撕毀,而且不會有多少人特別看重,說破大天只要能打贏就行。

拳頭,才是東方的唯一真理。

就像朱由校,拳頭最大,還不是說打誰就打誰?

要不是實在吃不下來,朱由校想把整個東方全都打了。

可事實上就和安南和柬埔寨現在的情況一樣,滅了他們容易,怎麽把這個地方占得安穩了,這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一個安南就要二十萬明軍鎮守,甚至需要動員幾十萬的民夫去新修一條大路。

如今再加上柬埔寨,安南總督洪承疇已經不止一次說人手不夠,來和京師要人要物資了。

要是把東南亞全吞了,想守住,這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

遠東倒是輕松多了,因為那些地方本來也沒住多少人,守衛也容易得多,不需要多少兵力。

起碼和東方而言,沙俄還是講究條約這個東西的信譽。

朱由校也能理解,畢竟人家沙俄為了區分自己與東方的不同,一直標榜為西方國家。

人家還要在西方混的,肯定不能和大明一樣隨隨便便就撕毀條約。

西方極其注重協約的約束性,一個國家撕毀協約,往往會被其它國家群起攻之,而失去人心,國家也活不長久。

總言之,他們那邊是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去平衡各個國家。

而回過頭來看東方,沒有任何其它國家能對大明造成威脅,朱由校說幹誰就幹誰,回頭甚至連一個公開譴責的都沒有。

無它,不敢。

誰都知道,大明是有能耐出兵滅了你的,即使你不在亞洲,也只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別。

朱由校只需要把國內安頓好,將唯一的敵人韃清給滅了,再順手征服蒙古,遠東這一片也就無敵了。

滅了柬埔寨,其余藩國全都老實了。

但這麽做的後果,就是無論國際上還是國內,朱由校這個本該被冠以大帝稱號的皇帝,名聲都是極其的臭。

從沒有一個有資格做大帝的君主和朱由校一樣奇葩,名聲有多臭,他的文治武功就有多不可置信。

算了,攤牌了,不裝了。

既然名聲已經改不回來了,朱由校也就懶得再去裝什麽東西了,你罵任你罵,有能耐來打死朕。

打不過,就老老實實給朕臥著喊萬歲!

朱由校知道征服東南亞有多困難,其實很想繼續把東南亞其余的國家拿下,但問題是,他們太老實了。

安南和金邊被滅以後,東南亞其余的幾個國家一個個都老實的不像話。

尼泊爾的馬拉王朝,半年不到居然派遣十三次使節前往大明,帶的東西也非常多。

這種示好的意思非常明顯,朱由校也很無奈。

東南亞現存的兩個大國,一個是緬甸的東籲王朝,另一個就是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

這兩個王朝按照歷史發展,現在都是處於極盛時期。

但朱由校並不在乎這些,極盛不極盛的,現在也就是一波平推的事,問題是,用什麽借口起兵。

猶豫幾天以後,朱由校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想太多了。

自己名聲已經臭成這樣了,還在乎啥名聲啊,幹就完了,給後世子孫開疆拓土,不丟人。

於是乎,朱由校下令整兵備戰,準備一段時間,然後一鼓作氣把整個東南亞收歸版圖之內。

至於說如何把這些地方徹底占領,朱由校也想到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

就和金邊一樣,把他們國家的全部人口強行遷到別處,然後把大明的人口遷徙過去。

當這個地方全部都是大明的人在居住,也就不存在所謂的經常造反了,這會節省很多安定的費用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