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中興的時代(第2/2頁)

前不久,關內傳來一個消息,真正引爆了邊疆軍民對西虜常年入侵的憎恨情緒。

卻是天啟皇帝以林丹汗背棄盟約,擄掠大同百姓為由,拒絕了察哈爾部續訂盟約的請求。

這也就是說,在外交層面上,大明朝與所謂的蒙古帝國不再是盟友。

這個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顯而易見,受到影響最深的不是邊疆百姓,而是苦逼的左翼諸部,還有漠南諸部。

斷盟,就意味著給予漠南蒙古和左翼諸部的“恩賞”和“市銀”將要在六月開始,徹底中斷。

自俺答封貢以來,這還是關內與關外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決裂。

林丹巴圖爾在簽訂盟約以後堂而皇之的入侵邊關不是一次兩次了,至後世的崇禎年間,更是苦掠大同甚重。

察哈爾騎兵的兵鋒,在崇禎十二年一度攻克了大同鎮城。

自萬歷十五年起,朝廷財政持續遭遇滑鐵盧,入不敷出。

甚至於在朱由校繼位時,邊關將士的軍餉已經數月沒有發放,軍械和盔甲,更是二十幾年沒有得到更新換代。

彼時,趁三大征耗盡國力的同時,建州一帶的女真人悄然崛起,攻城掠地,遼民因而東奔西走,流竄各地。

明朝無暇他顧,對林丹汗所屬的左翼蒙古、漠南蒙古諸部,一直都是以續訂盟約、提升賞銀的方式來維持邊關的穩定。

就連朱由校繼位兩年後的天啟二年時,依然保持了這個政策,同林丹汗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會盟,大幅度提升賞銀,以期維持西疆安平。

然而,林丹巴圖爾依舊在天啟三年統率諸部,對大同、宣府,進行大規模的入寇。

但是現在是天啟四年六月,局勢已經與天啟二年截然不同。

後金在遼東一戰潰不成軍,熊廷弼禦遼四載,終於收復全遼,得立大功,天雄軍和秦軍規模初具,九邊精銳更是在去年整體完成了落後裝備和盔甲的更新換代。

北疆方面,朱由校為挽救福余衛蒙古諸部而發動的遼東大戰,在戰勝後也成功令三衛諸部心悅誠服。

這是自萬歷年以來最好的時代,每一個邊疆的將士、百姓都毫不懷疑。

當朱由校對察哈爾使臣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流傳到民間時,聽到的人無不心中振奮。

多年來的憎恨,從這天開始化成了高漲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