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尾奏Ⅵ(第4/5頁)

此時,沒有人再關注那位刺客了。

[失望,太失望了。這就是我們晨星帝國的皇室嗎?這就是由我們所有納稅人所供養,掌管晨星帝國1/3權力的人嗎?]

[樓上太天真,難道還對皇帝抱有什麽幻想?皇帝這種生物,皇室這種階級,早就該被掃入舊時代的垃圾桶裏了。]

宣揚廢除帝制的激進派也開始發聲,一路占據了輿論上的高地。

[做盡惡事的人,遭人報復也是應該。這次的刺殺,我只能說幹得漂亮!]

[狗改不了吃屎。皇帝的存在就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壓迫,哪怕偽裝再漂亮也一樣。現在事實只不過證明了這一點。]

[……廢除帝制或許暫時還有些困難,但是,是時候對皇室成員的權力進行限制了,諸君!]

這場轟轟烈烈的輿論戰從刺殺案開始,到最後爆發,槍口直指皇室,都在一天之內。所有人的注意力便從刺殺案上轉移到帝國皇室的腐朽,與對皇權的限制上。

耗費了大量精力,心神都在抓捕刺客上的帝國皇室,可謂是被猝不及防一擊即中。

哪怕他們很快反應過來,做出相應的舉措,譬如聲稱將會對所有黑料進行嚴查,絕不姑息,譬如對罪證確鑿者進行嚴懲,而相關負責人因疏忽不察而問罪,鼓勵所有民眾舉報等等等等,但面對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攻擊,他們終究是倉促出手,慢了對方一步。

哪怕最後將一切暫時應對過來了,也還是在晨星帝國的民眾心中留下了些許不可察的痕跡。

——這便是留給日後的余火。

對此心知肚明的皇帝只能生生吃下這個悶虧,對於暗中搞事的家夥,他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至於嫌疑人,九成就是議會。

原因也很簡單。貴族與皇室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內閣固然也想從皇室手中奪取權力,但並不想皇帝下台、帝制廢除,否則,他們的貴族身份也就失去了價值。

但內閣的嫌疑也不能完全排除。

畢竟,這一波輿論攻勢只針對皇室而沒有針對貴族,反而還將大部分貴族說成了空有頭銜的小可憐,這很難不讓皇帝懷疑內閣摻了一手,只為削弱皇帝的權力。

局勢之錯綜復雜,讓晨星帝國高層的權力鬥爭愈發復雜與激烈。

受益最大的,自然就是K。

晨星帝國的輿論之火剛剛平息,議會、內閣、皇室各有謀劃,意見也不一。對於這位膽大包天的刺客,丟盡臉面的皇室欲除之而後快,議會卻各種扯後腿,恨不得這位刺客永遠活躍下去,使皇室高掛恥辱柱之上,而內閣成員則在其中攪混水,充當墻頭草。

這樣一來,所謂天羅地網的抓捕還有什麽力度?對於身懷特殊能力的K而言,能被這種人心不齊的通緝抓到,那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倘若是一般人,就會失去的趁此機會溜之大吉,拂衣而去了。

但“K”從來不是一般人。

這位“隨時出沒於雨夜的幽靈”、“帶來殺戮與血腥的劊子手”、“擅長玩弄人心的愉悅犯”,從來不怕天羅地網,只怕舞台還不夠大。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神秘殺手再度出現,又雙叒叕開始了光明正大的刺殺。

回報他的,是晨星帝國最高的通緝懸賞,與宣揚於世界的兇名。

而被他所殺的人,事後總會在網上曝出種種不堪的黑料,又總會與皇室扯上千絲萬縷的聯系,讓人感嘆“命運的巧合”。

這個時候,哪怕皇室出面澄清,也總有自詡聰明的人認為這是皇室在故意掩埋真相。盡管這其中有些黑料,真的是胡編亂造。

哪怕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大好人,被汙蔑多了也會被人當真。更何況晨星帝國的皇室本就不那麽清白,黑料數不勝數呢?

那位已經被全世界查了個清楚明白,包括在曜國犯下的雨夜連環殺人案也已曝光的連環殺手[K],還陰差陽錯被晨星帝國那些喜歡吸引眼球的媒體塑造成“黑暗中的正義執行者”形象,莫名其妙收獲了一票崇拜者與模仿者。

他神出鬼沒,讓人難以企及的身手,與對罪惡的狙殺,為他添上了一層傳奇色彩。

——曾經發生在曜國的事跡,似乎就要在晨星帝國重新上演。

此時,曜國這邊為了替亞當斯報仇,不再按部就班走程序,而是申請了緊急通道,催促晨星帝國方面盡快通過跨國抓捕的文書。

這一封並不復雜的申請,卻因為晨星帝國的內部糾紛卡住了。

被捶得滿頭是包的皇室從曜國的申請中看到了契機,企圖借助曜國之勢,壓制強勢的議會。

——晨星帝國發生的一切,普通人還糊裏糊塗,各國高層卻一清二楚。

一切不過是高層的博弈而已。

輿論戰爭不過是這場博弈的最淺層,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交鋒發生在普通人看不見的地方,而最後顯示在輿論上的就是雙方的勝負——議會大賺,皇室吃了不小的虧,在內閣的介入之下,讓內閣討了點便宜,才堪堪守住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