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全了昨夜未盡之事(第2/4頁)

燕帝也不是傻子,皺了皺眉,對木察哈道:“你我雖為友邦,兩族國土卻涇渭分明,還是不要輕易越界的好。”

木察哈急得彎腰施了一個大禮:“尊敬的陛下,請您相信我族此次議和的誠心。日後羌族將是大燕最堅固的同盟,永世修好。”

太子見狀對燕帝道:“父皇,兒臣不知羌族議和是否真心,只知從先帝在位時他們便一再撕毀盟約,實在不可輕信,請父皇三思。”

開通兩族貿易只會強大羌族的實力,於大燕並沒有什麽益處。敵人的強大在某種方面就代表了自己的吃虧,故而許多大臣都不同意木察哈的請求。

秦道炎一直沒有動作,見木察哈投來求救的視線,這才示意對方稍安勿躁,慢慢起身對燕帝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燕帝:“但說無妨。”

秦道炎:“大燕與羌族僅隔一衣帶水,再則睦鄰友好。羌族如今誠心議和,我等又何必緊抓舊年之事不忘。陛下心懷天下,為顯我泱泱大朝之風範,助羌族開通貿易也無不可,一則廣施恩德,二則於我朝商路亦有益處。”

太子早看他個獨眼龍不順眼了,陰陽怪氣道:“依照秦尚書的意思是,我們便該大開家門,讓異族之人自由來去?”

“微臣並無此意,白月城乃草原要塞,自然不能任人進出。只是羌人不能進,卻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出,只要陛下下令,命我朝商賈前往草原交易,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秦道炎果真是老狐狸,選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便將問題給解決了。只是依舊有大臣不同意,一時間堂下議論紛紛”

“可羌族人一直劫掠我朝派往草原的商隊,讓那些商賈帶著貨物前去交易,豈不是羊入虎口?不知秦大人收了羌族多少好處,如此替異族人著想。”

說話的正是金如海。他言辭尖銳,一言既出,四下皆靜。秦道炎下意識看向他,不明白金如海為何會對自己突然發難,臉色陰晴不定。

燕帝對秦道炎也有幾分寵幸,聞言開口平息局面:“朕相信秦尚書並無此意,金大人言重了。”

金如海整肅衣冠,從席位而出,竟是對燕帝行了跪拜大禮:“陛下心慈,對臣子愛護有加,只是微臣卻不能坐視不理,眼睜睜看著陛下被人蒙騙其中!”

燕帝最難容忍有臣子欺上瞞下,金如海此言算是戳中了他的痛處,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下來:“金如海,你何出此言?!”

秦道炎想起自己前些日子給金家送了不少稀世珍寶,面色大變,心想金如海莫不是要賣了自己。他正欲出言阻攔,卻為時已晚。

“微臣要參秦道炎私收異族賄賂,視國法於無度。他為助羌族打通商路,竟捧金銀獻於微臣府中。微臣心中惶恐,驚怒交加,本欲拒之門外,卻又恐陛下不知其惡劣行徑,只得佯裝收下,以做嚴證。”

秦道炎此時也顧不得什麽了,慌慌張張從一旁出列,指著金如海怒道:“金如海,你休得胡言!”

金如海無動於衷:“是不是胡言,秦大人一會兒便知了。”

他語罷,命人從殿外擡進來兩大箱珠寶。蓋子一開,光芒四射,只見其中的夜明珠大若嬰孩拳頭,寶石艷紅如血,件件都是稀世之珍。另還有古董瓷器,皆是進貢的禦用之物。

“嘩——”

周遭眾人見狀頓時一片嘩然,燕帝更是臉色難看,他重重拍桌,驚得文武大臣一陣膽顫:“到底發生了何事,你們給朕一五一十的說明白!”

楚熹年垂眸飲了一杯酒,遮住唇邊弧度。

金如海擲地有聲道:“回稟陛下,秦道炎私收羌族賄賂,置大燕得失於不顧,臣懇請陛下對其施以嚴懲,以儆效尤!”

秦道炎直接跪地辯駁:“陛下,臣絕無此舉,難道金大人隨意搬出一箱金銀便可作為鐵證嗎,微臣不服。”

木察哈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連忙跟著出聲:“回稟陛下,木察哈可以擔保,絕無此事。”

太子在旁觀察著事態進展,見時機差不多,忽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起身道:“啟稟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秦道炎不知為何,心裏忽然咯噔了一下,平白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燕帝見太子也莫名跟著摻和進來,壓抑著怒氣道:“承昊,你又有何事要說。”

太子遞上一本早就準備好的奏折,而後走至下首行禮道:“回稟父皇,兒臣要彈劾兵部尚書秦道炎私通外邦,陷害忠良,枉顧人命,懇請父皇明查!”

他語罷,在秦道炎驚恐的眼神下將事情一一道出。包括九娘之死,古井藏信,秦雙刺殺,末了將九娘身上的玉佩以及書信呈上。

“父皇,那日若不是謝將軍與楚熹年對九娘之死心存疑慮,恰好與兒臣同坐馬車出城嚴查,只怕也發現不了此事。秦道炎私收數百義子,每人身上皆有一塊玉佩,足以證明九娘便是他所收的義女,書信內容也確實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