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4頁)

項宜這才發現他衣衫有些皺,眼下發青,看向她的眼神與平日裏再不相同,似是緊緊壓在她眸上一般。

她不知怎麽了,問了一句。

“大爺去哪了,怎麽才回來?”

她嗓音同旁日沒有什麽分別,溫溫淡淡的,只是聽在譚廷耳中,卻只覺冷涼如冰水一般。

他默然看了她幾息,才開了口。

“我去了林家。”

她其實從沒想過同他過一輩子,要跟他好聚好散的事情,他已經曉得了。

他只看著他,立在不動看著她。

只是他說去了林家,這話落在項宜耳中便是另外的意思了。

項宜想到那封殘信上的“昌明林”三個字,沉默著點了點頭。

他同林家親近也不是一日了......

她沒講話,室內又靜了下來

譚廷看著坐在窗下沉默的妻子,神思不由地一晃,這些日以來的畫面,倏然在眼前浮現出來。

在清崡的時候,她初次學騎馬便出了事,他策馬上前跨上了她的馬,怕她害怕將她圈在懷中,可她卻繃緊身子,連馬上都要同他拉開距離;

顧衍盛的行蹤被走漏,她寧願替他寫下休妻書,夜間跑馬去給顧衍盛報信,也沒有讓他出手相幫的意思;

他想著他們總要做一世夫妻的,不想在同她分隔兩地,帶了她離開清崡進京。

京城這些日子,他以為他們和從前再不一樣了。

可現下來看,這不過是他自己以為的罷了。

他去京畿安撫考生,給家裏寄信的同時,單單給她也寫了封信,她只是讓人捎了口信,根本就沒有在意他單獨給她寫的信,也沒有想過要回信。

她的事情從來都不與他講,樁樁件件藏在心裏也就罷了,可她寧願去找顧衍盛,也不來找他。

所以姑母提到好聚好散,她立刻就答應了。

連姑母都誇她想得明白,那是得有多明白呢......

譚廷突然覺得有些好笑。

她如此明白,是因為從來就對他沒有一點喜歡吧。

譚廷看著垂著頭的妻子,半晌沒有說話。

但項宜在這時想到了另外的事,說了一句。

“大爺,我後日想要帶寧寧出京看病,要在外面住些日子了。”

她這話落了地,便看見那位大爺笑了一下,笑得極淡,問了她一句。

“不知宜珍,還回來嗎?”

這話一出,項宜驚訝看了他一眼。

她不曉得他這是什麽意思,她一時沒有回應這話。

他卻看了看她,又道了一句。

“不回來了是吧。”

他說著,兀自點了點頭,嗓音低啞了下來。

“好歹我們也夫妻一場,我再給你準備五百畝良田吧,以後......”

他沒能說下去,項宜卻聽了這話,愣了半晌,不知道他這都是在說什麽。

“大爺這是什麽意思?”

譚廷自她身上收回了目光,搖頭說沒什麽意思。

“我只是想著,你嫁進來的時候,我沒給你添妝,讓你受委屈了,如今你要走,這些都是我該補償你的,五百畝良田並不多,你收下......”

話音未落,便聽見了項宜冷清的聲音。

“我不需要。”

項宜看著門前的男人,在他這幾句話裏終於厘清了什麽。

他去了林府,是想明白了,與她結束這場婚事了,是吧。

項宜鼻頭酸了一酸,也轉過了頭來,沒有再看他。

“大爺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項宜不要譚家的東西,只要帶走我自己的東西就行了。”

她說完,從窗下的小炕上下了來,譚廷不由又把目光落在她身上,見她直接叫了喬荇和春筍進來。

她嗓音不知怎麽也有些啞,但還是繃著,吩咐了兩人。

“幫我把我的東西都收拾了。”

喬荇一愣,春筍問了一句。

“夫人,是所有東西嗎?”

項宜點了頭。

譚廷見她說完,就讓兩個丫鬟去收拾了東西,而她自己亦是半分停頓都沒有,走到了篆刻的桌案前收拾起來。

項宜從前是不會把零七碎八的東西放在桌案上的,可如今去也有許多零碎。

待她把這些東西都收拾了起來,卻看到了一旁的一匣子玉石。

這一匣子玉都不是俗品,都是她辛辛苦苦攢上好些年的錢也買不起的。

她最後看了一眼那匣子玉石,看到了其中缺了的一顆,抿了抿唇。

她捧著那匣子玉石到了譚廷臉前,就放在了他身邊的桌案上。

她嗓音發啞地開了口。

“這些都是大爺的東西,項宜就留下來了。只是項宜動了其中一塊玉,沒法原樣奉還,待改日賣了錢,再還給大爺,還請大爺不要嫌棄......”

她說完就要離開,不想一轉身,一下被人扣住了手腕。

那力道大極了,她驚詫地擡頭看去,看到男人眸光輕顫,嗓音低壓得不像樣,緊緊盯著她,從牙縫裏蹦出幾個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