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4頁)

李三小姐在婆家日子不好過,大多時候都是黃二娘幫襯她,眼下黃二娘這麽說了,她想反駁都張不開嘴了。

李氏的族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紛紛閉了嘴。

倒是項宜一怔,向黃二娘看了過去。

她看過去,恰黃二娘也看了過來,冷淡眸自不知何時轉成了柔和,跟她輕輕點了點頭,坐到了一邊。

苗氏連忙上來,把話題扯去了一旁,這事暫時消停了下來。

洗三禮自是一番熱鬧,李程允和秋陽縣主的兒子嗓門洪亮,嗷嗷哭了好幾聲。

一眾女眷都在一旁,看著著新生的小兒笑。

這時項宜聽到有人在樹叢後叫了她一聲,她轉過頭去,樹叢裏站著的正是黃二娘。

項宜上前跟她行禮,正要謝她一句解圍之恩,她卻先開了口。

她聲音不大,但穩穩當當落在項宜耳中。

“舍妹年紀小不懂事,家父又一味聽從伯父安排,小妹亦不知推拒。項氏夫人大人大量,沒有同她計較,讓她難堪,二娘心裏甚是感激。”

和項宜所想完全不同的是,黃二娘自聽了胞妹黃四娘臉色尷尬地說了船上的事情,不禁後怕連連。

若是項氏是那等心思深沉的婦人,此番稍稍使些手段,就能把四娘的名聲毀得一幹二凈,讓四娘從此委身作妾,也不是不可能。

可項氏完全沒有,反而在騷亂中救了六娘一命。

這是何等人品?

黃二娘當時就訓斥了妹妹,又將這人情牢牢記在了心中。

此番洗三禮,黃二娘也猜到以李三小姐的氣量,今次必然要與項宜不痛快,只是有事絆了她一下,這才來晚了。

她正正經經謝了項宜,甚至要給項宜正經行上一禮。

項宜只覺對黃二娘也好,六娘也罷,不過是憑著本心為之罷了,當不得大禮。

她連忙扶了黃二娘,“二夫人不必如此客氣,小事罷了。”

她越是這樣的氣度,黃二娘越是打心裏起了敬佩之情。

不過她還是給項宜好心提了個醒。

“齊老太爺的事情我亦聽說了,接下來幾日夫人只怕不好過,也不曉得這般什麽時候是個頭。”

項宜暗暗嘆了口氣,謝過了她的提醒。

有李家的女眷找了過來。

兩人不約而同地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這個從嚴寒中走出來的春日、一些溫暖的東西。

但兩人誰都沒有多言,仍舊是不甚相熟甚至根本不認識的李夫人和譚夫人。

洗三禮很快就結束了,秋陽縣主也累了,小嬰兒苦惱了一場,這會也靠在母親懷裏睡著了。

眾人漸漸散去,項宜也辭了秋陽縣主,苗氏一直將她送到門外。

“今日人太多了,我改日再請你過來玩。”

項宜到了門前,卻沒見到譚廷的身影,只見到正吉匆忙趕了過來。

“夫人,齊老太爺出事,大爺怕齊老夫人也出了事,臨時趕去了京外的齊家,夫人先坐車回家吧。”

項宜點頭。

只是眾人的馬車是排著隊離開的,他們都是結伴而來,或者相互認識,有說有笑地一起返回,項宜不便插隊,就在一旁等著。

......

譚廷匆忙去了一趟齊家,老夫人得了噩耗人確實有些撐不住了。

但她仍舊強撐著,“老頭子還沒兩只腳都踏進鬼門關裏,我總不能在他之前死了,都放心,我撐得住!”

譚廷見老夫人這般,心下一陣敬意。

他幫著齊家安排了些人手,又派了自己的人手,趕去了老太爺出事的地方,眼見著天色不早了,就急急忙忙奔馬趕回了京城。

他琢磨著李家的洗三這會可能剛散,直奔李府去了。

他到的時候,果然剛散場,眾賓客正陸續離開。

牽了馬從人群裏走過去,正要找人問一下妻子在何處,就看到了站在墻下的妻子。

旁人都是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只有她自己一個人,落單等候在了墻邊。

那些世家女眷也都看到了她,但她們誰都與她不相熟,誰都沒有上前跟她哪怕打個招呼。

她們只極快地看她一眼,便又都回過了頭來,小聲議論著。

有說著身份之間的差別,也有說起她作為項家女的名聲,還有人說起她曾拿著婚書上譚家的門......

一陣風吹過來,將她耳邊的碎發吹落下來,她這才微微動了一下,安靜地擡手將碎發挽了上去。

譚廷心下驀然一酸,快步逆著人群向她走了過去。

眾人也都看到了他,不免對兩人的關系產生了好奇,不少人短暫地停下腳步,向著兩人看了過去。

項宜聽見熟悉的腳步聲擡起頭來。

“大爺......”

話音未落,譚廷大步走上前來。

眾人都等著看譚家宗子要如何對待項氏。

卻見他解下披風,徑直裹在了女子的肩頭,恰在這時譚家的馬車也從後面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