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合一](第3/5頁)

就如同昨晚之事,她寧願替他把她自己休了,自己奔馬前去傳信,也不願麻煩他出手救人

他只好收回了抱著她的手,低聲說了進京的事情。

“我已與母親說了,母親沒有不應的意思,宜珍你......就不要推脫了,與我同去吧。”

他沒有逼迫她的意思,說完,留下她好生思量,先回了外院書房。

天漸暖了起來,細風從窗欞吹進來,沒了之前刺骨的寒冷。

項宜恍惚了一時。

其實她拿著婚書上門那次,是她第二次來。

第一次,她尋門房給譚家人傳了話,但不知道為何,那次似石沉大海一般,一點回應都沒有。

她在譚家門外等了整整一日,又擔心家中弟妹,只能回去了。

第二次再來的時候,她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弟弟科舉無門,妹妹重病在臥,旁人都笑話她自己拿著婚書上門。

她知道她這樣會讓人看不起,可還是站在譚家門前,強求了這樁婚事。

那會她就想,她就借一借譚家的勢,讓她弟弟妹妹還有翻身的機會。

過幾年,譚家想要迎娶門當戶對的世家女,譚廷要休妻,她絕不會說一個“不”字。

彼時譚廷也確實不喜她,從不同她有什麽言語,成婚不久便離開了家。

項宜覺得這樣也好,她就安心留在譚家,替他料理家中族中的事物,把她該做的事情一分不少地都盡到。

她亦沒想到寓哥兒如此爭氣,小小年紀就考中了秀才,連鄉試都頗有希望。

弟弟三番五次在她面前提及離開,她也禁不住動了離開的心思,主動離開總比被休下堂,還能留些臉面。

可自去歲末,譚廷回來之後,本來她想好了要與他與譚家分清楚的一切,全都變得混亂了起來。

那位大爺更是......

他待她越發不同以往了,令她焦躁不安,她禁不住想同他扯平,還回到原來的狀態裏,待這樁不合時宜的姻緣結束,誰也不要欠誰。

但她越想扯平,欠他的就越多,她再焦慮惶恐抗拒,似乎也沒有用了。

如果她繼續抗拒他,反倒是有些故意為之的意思了。

項宜念及此,垂下了眼眸。

她並非是不知好歹的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既然有了轉變,她便領受也就是了。

至於她欠了他的許多,再找機會還吧。

項家欠的人情已經太多,也不差這一樁了……

若日後他轉了心意,欲娶門當戶對的世家女過門,她也一樣,還是不會多耽誤他一時一刻的......

還有眼下庶族和世族之間越演越烈的矛盾,他們約莫也做不了幾年夫妻了吧......

雖然沒有善始,但若這場父輩替他們締結的婚姻,能有個善終,也是好的。

項宜焦慮不安了許多日,此刻終於想明白了。

世道如洪水,不知何時便要將渺小的人淹沒,能好生過一天,便也算一天了。

項宜輕輕嘆氣,推開身後窗戶,看到了院中迎春。

那迎春花不知何時,竟悄然綻放開了。

漸漸和暖的風吹得人眉間舒展,喬荇在這個時候拿了封信過來。

“夫人,姜掌櫃說,前兩日青舟就來了信,昨日夫人去的匆忙,忘了給夫人了。”

項宜接過了信,問了一句老馬的事情。

得知姜掌櫃的老馬安好,蕭觀專從譚家拿了兩捆上好的草料送過去,老馬還“呼”了一聲甚至愉悅,項宜放下心來,打開了信。

她看了信驚訝了一下,通篇都是項寓的字跡。

項寓在信中說,恰有書院一位先生應薄雲書院邀約,前去京城,讓他和幾位想要應考薄雲書院的學子一同結伴前去。

因著行的匆忙,這封寫完就已經上路了。

而且項寓在心中提及,道是放心不下寧寧一人在家,將她也帶在了身邊同去,讓長姐不必擔心。

項宜看著這信,驀然就笑了。

“夫人笑什麽?”喬荇問她。

不想項宜還沒來得及回她一句,楊蓁竟然來了。

她素來精神滿滿,沒想到今日竟然愁眉苦臉。

“弟妹這是怎麽了?”

楊蓁嘆氣,擡頭問她。

“大嫂能幫我一個忙嗎?”

“弟妹但說無妨。”

楊蓁直接道。

“嫂子去外院勸勸大哥吧,別罰二爺了!”

......

譚廷這些日忙碌,一時沒顧得上譚建。

今日心煩意亂,本也不欲理會他,沒想到竟然看見他穿的花裏胡哨,從外面捧了兩大盆花回家。

他當即就把他叫住,問了他文章寫得如何,沒想到他一聽見文章,整個人就先垮了三分,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譚廷見了,冷哼一聲,讓他把這些日以來,每日做的文章拿到自己書房來。

文章不少,可譚廷就那麽信手一番,一口氣差點沒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