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二合一](第2/5頁)

項宜一愣,連忙要去拿那書信,卻被一只骨節分明的大掌捷足先登。

譚廷拿到了那封信,直接將喬荇遣了下去。

喬荇一走,房中只剩下了夫妻兩人。

項宜看著譚家大和他手裏自己仿寫的休妻書,一時間不知道他到底如何打算。

但譚廷沒有看手中的休妻書,反而盯著妻子看了半晌。

他突然問了她一句話。

“宜珍這到底是休妻書,還是休夫書?”

他的聲音沉得似在水底。

項宜慌了一下,擡頭向他看去,又在他的目光下,不安地低頭錯開了去。

“是休妻......”

“真的嗎?真不是休夫嗎?”

他又多問了這兩句,直問得項宜也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事情發生的太倉促了,是她做的不周全......

可下一息,男人卻將火盆拿了過來。

譚廷沉了一氣,靜靜地看著項宜,一字一頓地說了一句話。

“譚廷今生,絕不會休妻。”

說完,徑直將那封假休書,擲到了或火盆之中。

火光倏然騰了起來,將一室映得如白日般明亮。

項宜在那驟然發亮的火光裏,不可思議地看向男人,耳邊來來回回響起他說的那句話——

“譚廷今生,絕不會休妻。”

......

翌日,譚廷便替項宜告了假,道是受了風寒要休息,只能讓趙氏接手打理中饋。

昨晚發生了大事,趙氏不是不知道,不過她並不曉得項宜也參與了其中,只同吳嬤嬤暗暗論起,“是不是懷孕了?”

吳嬤嬤覺得不無可能,“老夫人不若派個大夫過去瞧瞧。天暖起來了,大爺回京就這半月了,若是夫人此時懷了,豈不是好?”

趙氏可以打理這繁雜的中饋三日五日,但要是身邊長久沒了項宜,她可真就頭大了。

當天下晌,趙氏就派了個大夫去了正院。

然而大夫回來,卻告訴她。

“回老夫人,夫人並未有身孕在身,只是受了寒須得休息。”

這話一出,趙氏就煩躁了起來。

不想就在這個時候,下面人來回稟,“大爺過來了。”

趙氏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而譚廷也甚是開門見山。

“兒子此番回京,弟妹恰要歸寧,兒子也準備帶建哥兒去京城的書院讀書,此番一並同行。”

趙氏聽見他要帶上楊蓁和譚建,並沒有太多意外,只是她總覺得好像譚廷這話還沒說完似得。

果然,譚廷在下一息又開了口,口氣鄭重了許多。

“此番進京,兒子也準備將宜珍帶在身邊,族中、家中一應庶務,還得勞煩母親了。”

這話一出口,趙氏的頭就轟得疼了起來。

吳嬤嬤最知趙氏心事,趕緊上前。

“哎呀,老夫人這是又要犯頭疼的毛病了......這中饋事宜,若是離了夫人可怎麽好?”

趙氏也連忙點頭,“項宜料理這些事情,著實是把好手,說起來便是在各族宗婦裏,也是能數得上的!”

這話讓譚廷聽了,禁不住笑了起來,心下卻莫名發疼。

從前倒是沒聽姨母誇她半句,此時倒是這般說了。

可嘆自己也是一樣,有眼不識金鑲玉,竟冷心與她冷了三年.......

只有她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半句,將他的家中事族中事照看的穩穩妥妥,讓他這位姨母當了三年甩手掌櫃。

念及此,譚廷緩緩收起了笑意,看了趙氏一眼。

“這般確實要辛苦母親了,只是譚家宗房尚缺子嗣,連母親不也都是著急的嗎?兒子怎好再將宜珍留下來呢?”

這話簡直就把趙氏最後的路堵上了,用的還是趙氏自己想出來的子嗣辦法。

連吳嬤嬤都一時無話了。

譚廷見狀,便也不再多言,只道,“母親倒也不必過於辛勞,似宜珍未進門之前那般,讓族中女眷幫襯著便是了。”

話是這麽說,可旁人再幫襯,趙氏也總得自己親自把這些事理起來。

譚廷前腳一走,趙氏就捂著頭倒在了貴妃榻上。

“這可怎麽辦了?”

偏宗子的子嗣是闔族的大事,她就是想留項宜,只怕族老們當先就要訓斥她。

她真是,再沒有半分躲清閑的借口了。

連吳嬤嬤都連連嘆氣,“老夫人只能應了啊......”

......

秋照苑裏的事,項宜不久便曉得了。

她坐在窗下清理針線盒子,春筍來同她說了要走的事情,她著實愣了半晌。

只是她還未回過神來,男人便進了房中。

“大爺回來了。”

她下意識要從榻上下來,只是剛一動身,就被男人擡手止了。

譚廷一步上前,將她下來一半的身子,又抱回到了原處去。

他手臂有力,掌心溫熱,就那般抱著她,又似昨晚回府一樣,項宜驚得連忙側開了身子。

譚廷默默看了妻子一眼,知道她再對自己習慣了的疏離,再不願同他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