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4頁)

可項宜卻在他的態度裏,猜了出來。

“看來是有了......”

陳氏絕不可能隨便放大哥他們離開,那麽這幾日按兵不動,實則暗中增加人手的意思,是不是得了確切的消息?

項宜不確定,因為大哥也沒有似之前說的那般時日離開。

房中似乎還有些殘留的住過人的溫度,如此看來,他們應該是今日剛走。

而大哥他們在清崡並無別處可去,這是不是意味著,今晚他們就能與東宮來人接上,然後離開?

那麽陳馥有暗中增加的人手,又準備何時出手呢?

項宜又試著問了蕭觀兩句,可惜陳馥有私下裏的具體安排,蕭觀是當真不知道。

項宜自然也不會難為他,只能揣著滿腹的不安與疑惑,暫時回府。

誰曾想,就在她剛到了鼓安坊譚家宗房的門前,竟就看到那陳馥有自譚家走了出來。

項宜叫住了蕭觀暫時停在了一旁。

陳馥有並沒有看見她,只是從譚家出來,一臉胸有成竹般的神色,嘴角勾著笑意,撩袍翻身上馬,然後叫了身邊的人,快馬加鞭地離了去。

在他這樣的神色裏,項宜瞬間一顆心沉了下去。

看來陳馥有,是已經提前得知了大哥與東宮來船的接頭之地了。

所以,他才這般胸有成竹。

那大哥他們怎麽辦?

總不能就這般束手就擒了......

*

譚家外院書房。

譚廷讓正吉把窗子俱都打開,將房內令人悶窒的空氣盡數通出去。

方才,陳馥有突然造訪。

與其說是造訪,不如說是來提醒,道他陳馥有今晚就要動手了,請譚氏萬萬不要插手。

畢竟他們要動手捉拿的,可是楊木洪。

譚廷彼時見到他那副樣子,便皺了眉。

但待他走了之後,譚廷腦海中禁不住又浮現出他兩次來譚家,提醒他要抓的是楊木洪的事情。

譚氏和楊木洪之間的恩怨,並不是什麽秘密,但陳馥有的表現也太著意於此了。

若是來提醒他一次也就罷了,又來了一次,是什麽意思?

就這麽拿準了這一點嗎?

譚廷眯了眯眼睛。

他們鳳嶺陳氏,是不是對此他和楊木洪之間的仇怨,太有信心了?

念及此,譚廷不由將楊木洪的信拿了出來,同時翻出來的,恰就是遠在京城的林姑父的書信......

小小院試舞弊案,竟扯進來這麽多人?

譚廷沉默了起來,目光落在書房外間的廳裏,眼前陡然浮現出那日柳陽莊老裏長,帶著好幾個村的人,來他這裏道謝的場景。

“......雖然世家有祖訓、官府有明文,但是這年頭還有什麽人能當真照著祖訓和官府明文辦事?

“旁的世家是什麽嘴臉,咱們這些老百姓再清楚不過了。譚大人著實是同他們不一樣的,是真心實意與我們這些寒門庶族做鄰裏相處的!”

房中安安靜靜,但這些道謝聲卻在譚廷耳邊響了起來。

他可以庇佑清崡、寧南乃至維平府這大片地方的百姓,但是其他地方呢?

就比如那舞弊案的江西?又或者其他朝野各地?

若是這次,顧衍盛還是沒能幫他們發聲,這些庶族百姓還能再發出聲音麽?

譚廷突然有種難言的感覺。

可是,如果他出手去幫,那麽幫的,也是那個害死了父親的小人楊木洪。

這樣的人,怎麽值得他出手......

寒風從大開的窗子外呼嘯而入。

譚廷負手立在書案前,四面風吹。

耳邊風聲與混亂的思緒交融作響,一時間是柳陽莊及其他各村人的道謝,一時間又是父親英年早逝、闔族的哭聲,倏而變幻,又成了陳馥有兩番來此的有意提醒,以及那楊木洪書信裏驟然指認陳氏的言論......

譚廷思緒如麻,緊緊閉起了眼睛。

下一息,他聽到一個嗓音清而淡的聲音。

“大爺有沒有想過......寒門庶族出身的官員,並非盡是德行有差的小人?”

此聲一出,紛雜的思緒消失殆盡,混亂的腦海突然安靜下來。

譚廷深吸一氣,慢慢吐了出來。

陳馥有今晚便要動手了,他還能再等嗎?

他叫了蕭觀,想到蕭觀隨著妻子出門去了,剛要換人,就見蕭觀應聲上前。

原來是回來了。

譚廷沒再多言,直接吩咐了他。

“你帶著人跟住陳氏,若是陳氏膽敢今晚殺人滅口......”

他說到此處微頓,蕭觀擡起頭來看向自家大爺。

他聽見大爺嗓音極低地開了口。

“不必猶豫,出手相幫吧。”

蕭觀睜大了眼睛。

“是!”

......

直到蕭觀離開,譚廷才想起忘了問他,項宜去了外面的事情。

他只能又把正吉叫了過來,問了才曉得夫人回府就如常回正院去了。

她既然如常回去了,看來是不知道今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