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頁)

譚建擔心與她,著急的不行。

倒是楊蓁無所謂,“這怕什麽?誰還沒有個吹了風的時候,喝兩碗姜湯就好了,你問大嫂是不是?”

譚建趕緊過來詢問項宜,“大嫂看要不要請大夫?”

“要的。”項宜並沒什麽猶豫,當即就讓人去請大夫過來問診。

然後道了一句,“我隨你們一同去夏英軒吧。”

說完,徑直同譚建楊蓁一道走了。

譚廷只看著她遠去,但到底是弟妹生病,他怎好跟去?只能看著妻子就這麽離開了。

......

晚間,趙氏照舊叫了眾人秋照苑一道吃飯。

譚廷早早過去了,旁人都還沒到,趙氏見他當先來了,還有些驚訝。

譚廷默然,向外看了幾眼,夏英軒還沒來人,譚蓉到了。

譚蓉同大哥自然沒什麽可說,倒是趙氏叫了譚廷,同他商議了幾句譚蓉的婚事。

照理說,譚蓉是譚氏宗家唯一的姑娘,便是嫁給哪一世家做宗婦也是有的。

但做過宗婦的趙氏只想讓女兒找個妥帖的男人,過省心的日子。

譚廷並無什麽異議,妹妹不必聯姻,能過順心的日子也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眼下趙氏要定什麽人還沒想好,便尋來譚廷參謀,譚廷倒是覺得可以看看妹妹自己的意思。

若她喜歡,總是好的,若是夫妻之間心有隔閡,日子總要過得艱難......

他簡單同趙氏說了自己的意思,便回了廳裏,又往外看了幾眼,才見夏英軒來了人。

楊蓁病了,譚建留下來照顧她,只有項宜自己來了。

她進了院子便看到了他,但卻沒有急著走到廳裏,只站在門廊下吩咐擺飯的事宜。

在秋照苑,譚廷自然不便多說什麽,見她吩咐好了才緩步進了廳,給趙氏請安,同他行禮,坐在譚蓉身邊問了譚蓉幾句話。

她眸色又恢復了慣常的平和,行事也沒有帶著一絲情緒。

只是譚廷悄然看著妻子,心裏一陣一陣地難捱。

譚建楊蓁兩人沒來,廳裏吃飯都冷清了許多。

項宜一貫安靜,譚廷亦不便開口,譚蓉在走神,只有趙氏給身邊的吳嬤嬤使了個眼色。

吳嬤嬤給項宜盛的粥水便沒有從眾人的湯盅裏來,而是另一只特殊的燉盅。

這區別於眾人的粥水一上來,除了走神的譚蓉,項宜和譚廷都發現了。

吳嬤嬤也沒有解釋,只是笑了笑讓項宜嘗嘗。

“是老夫人給夫人補身子的。”

項宜雖然身子纖瘦了些,但素來不怎麽請大夫看病,趙氏無緣無故地能給她補什麽呢?

項宜瞬間明白趙氏的心思,輕聲道謝。

只是譚廷卻眸中添了一抹郁色。

姨母想讓宜珍懷孕留下,可他卻想帶她進京。

若是她有了身孕,路途舟車勞頓就不便再隨他進京了。

而她,約莫也沒那麽想與他早早有子嗣吧......

譚廷心下落得厲害,正想尋個借口讓她不必喝這碗助孕的藥膳。

可他還沒想好說辭,就見妻子似乎一絲猶豫都沒有地,就將那粥水用了。

譚廷怔住,可她臉上還是無有什麽情緒,繼續照應著眾人用飯。

一切的情形與往日再沒有任何不同。

可譚廷卻在這相同之中,一顆心直往下落。

他想了想,準備晚間與她好生說一說,只是晚上楊蓁發了燒,她從秋照苑吃過飯直接就去了夏英軒。

譚廷將她一路送到夏英軒門前,見她頭也不回地就進了夏英軒裏,只好暫時回了外院書房。

......

好在楊蓁素來身子結實,燒了兩刻鐘就緩了過來。

項宜見她沒什麽大事了,這才回了正院。

正院裏安靜得似被夜的幕布團團包裹,沒有什麽聲音,只有夜風吹著庭院裏的一株淺淺冒了青的迎春。

那位大爺不在。

項宜想如往日一般,在書案前坐了下來,拿出沒做完的小章,繼續做事。

可今日不知怎麽,刻刀拿在手裏,卻忘了該向何處下刀。

白日在田間坡上譚廷的話,驀然就出現在她耳中——

“宜珍約莫不是那人是什麽人。他未必就真的替庶族著想,而是那好不容易走通了科舉之路,卻心思不在百姓身上的小人。

“莫要以為這樣的人有什麽難處或者悔過,不過是一心只有一己私欲罷了,再不值得同情!”

那言語響在耳邊,項宜閉起了眼睛。

只是這時,外面一陣腳步聲走動,秋照苑來了人。

吳嬤嬤奉趙氏的命來了。

藥膳雖好,可若是大爺和夫人慢吞吞無有動靜,這藥膳又有什麽用?

今日不是逢五的日子,但趙氏卻讓吳嬤嬤給正院送了一塊香來。

吳嬤嬤笑著叫了項宜,“夫人今晚便點起來吧。”

項宜安安靜靜地看著那香料,答應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