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4頁)

竟是柳陽莊的老裏長、張冰勇他們帶著人前來道謝的。

此時有守門的小廝看見了項宜,吃了一驚上前。

“夫人怎麽來了?大爺在裏面待客,夫人要小的去通稟嗎?”

項宜道不急,“不必擾亂大爺,過會再說吧。”

門房小廝見她沒有走的意思,連忙將她請到了門房避風處烤火奉茶。

進了院中,書房裏的聲音更能聽見了。

當下她聽見那老裏長說了一通感謝之言,便聽見那位大爺開了口。

“各位不必如此,照應鄰裏本是譚氏這一族的本分,況且朝中本就有律令,這般壓價屯田本就不為律令所容,我亦不過是照著律令提醒官府罷了。”

他說得甚是謙虛。

項宜聽著,不免就想起了在柳陽莊的時候,他保證回去之後不會報復、告發那些走投無路的村民,還主動提出了要預支租田錢給他們過冬。

在這思緒裏,項宜怔了一下。

那時,他的行為便有些令她意外了。

她思緒剛飄起,書房裏又傳來了老裏長的聲音。

“譚大人再不必謙虛!雖然世家有祖訓、官府有明文,但是這年頭還有什麽人能當真照著祖訓和官府明文辦事?旁的世家是什麽嘴臉,咱們這些老百姓再清楚不過了。譚大人著實是同他們不一樣的,是真心實意與我們這些寒門庶族做鄰裏相處的!”

老裏長說得都是肺腑之言。

話音飄到了項宜這裏,她聽著都止不住心下動了動,但在此刻,她莫名想聽那位譚家大爺如何回應。

下一息,男人聲音伴著隱約的淡淡笑意傳了出來。

“哪怕是百年的世族,也是從庶族寒門的百姓起來的。世族之所以是世族,本意是想在各樣復雜無可測的境況裏,庇佑同姓同族的血脈親人,這才凝聚一起。世族庇佑自身子弟免於被旁人欺淩,卻不該有欺淩旁人之意。如今世道對庶族百姓不善,譚氏不可能視而不見。

“譚氏亦希望兩族當真親如鄰裏,各有前程,而不是一味的世家獨大,令庶族寒門無出頭之地。”

這是項宜第一次,從譚廷口中聽到這般長的話語。

但這些話就像是說給她聽得一樣,她心中想不明白的事,似乎一下就明白了。

譚家大爺放了大哥,原來是因為他理解庶族,理解寒門百姓的不易,他可以站著庶族的立場上,看待世庶兩族的關系。

那麽他待她,其實也是一樣,不是因為旁的,更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只是因為他理解庶族的處境。

項宜明白了這緣故,一下子就松了口氣。

只要不是因為她的原因就行。

她與他之間的關系,還是不要有什麽太多改變。

......

書房裏,柳陽莊人又說了許多感謝之言,但他們也不敢過多打擾,不時便告辭離開了。

項宜不便見他們,就沒有走出來。

只是他們走了,項宜原本想要問那位大爺的問題,倒也不需要問了。

她這邊剛要離開,不想門房的小廝腳底抹油了一樣,兩步就到了正吉臉前,把話說了。

書房。

正吉腳下慌亂地進來,險些被門檻絆倒。

譚廷剛喝了口茶潤了嗓子,見他這般便道,“穩當些,如此慌張做什麽?”

正吉連忙回道。

“大爺,夫人來了半晌了!”

話音落地,便是穩重如譚家大爺也止不住站了起來。

只是他腦中莫名就掠過昨日正房的畫面,那時她把她所有的東西都收拾成了箱籠,要離開了。

譚廷心下一沉,一時間顧不得許多,快步出了門去。

項宜見狀只能走到了庭院裏。

當下,譚廷一眼見妻子又穿她自己的平日裏的衣裳,就這麽來了他書房,一顆心直往下墜。

他壓了壓唇角。

“夫人怎麽來了?”

項宜方才已經等到她想要的答案了,此刻再說必然不合適。

可她只是來問問題的,兩手空空,連個借口都沒有。

她在男人的目光下,只能低聲問了一句。

“昨夜起了一陣疾風,不知道大爺在外院冷不冷......”

她從來都沒問過他這樣的問題,當下問了,只覺自己這借口找的尷尬。

然而話音落地,譚廷愣住了。

男人不由睜大幾分眼睛,詫異地看著自己的妻子。

她不是要來告知他,她要離開的?

而是來關心他的?

他晃了神。

正吉在旁見自家大爺晃神,暗暗著急。

這可是夫人第一次來外院書房......

而譚廷錯愕半晌,才回了幾分神,他下意識就想讓她不要擔心,自己不冷。

只是這個“不”字剛出了口,就在一旁的正吉著急的眼色裏,突然了悟了什麽。

他略一頓,“書房裏確實......不太和暖。”

他說著,悄悄看向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