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4頁)

......

倒是庭院裏,正吉緊張地看著正房。

正房裏安安靜靜地無事發生,接著大爺便抿著唇走了出來。

正吉也鬧不清大爺和夫人之間的事了,他只是看向自家大爺,看著大爺垂著眼簾,大步離開了正院。

正院起了一陣風,冷清裏帶著蕭索和寥落。

正吉回頭看了一眼正房,又看了一眼自家爺,憂愁地快步跟了上去。

......

當天晚上,秋照苑裏,趙氏又叫了全家人一道吃飯。

這次來的最早的是譚建和楊蓁。

那日譚建的新衣破了,楊蓁回去差點把他給削了,他嚇得求饒不斷,楊蓁身邊的盧嬤嬤真看不下去了,只怕自家姑娘這般,就算沒惹惱了姑爺,被秋照苑老夫人知道,也落不得好。

但自家姑娘是個有氣性的,她只好把看家本事都拿了出來,說能將新衣修補好。

盧嬤嬤這麽一說,兩個冤家才消停下來。

盧嬤嬤為著兩個冤家,老命熬了一半下去,今日譚建總算又把新衣穿在身上了,不仔細看,完全看不出是後補的衣裳。

楊蓁才不再同他生氣。

譚建連忙讓盧嬤嬤好生休養,又同他家娘子小意賠禮,兩人很快和好如初。

今日一聽秋照苑叫著吃飯,兩人便說著笑著來了。

來了這邊沒人,趙氏自然就讓他們廳裏坐著。

楊蓁是坐不下的,要去尋大嫂,出了門就見項宜和譚蓉也來了。

譚蓉自盛先生的事情後,沒什麽精氣神,進了房中就獨自坐了一旁不知想什麽,倒是譚建問了項宜一句。

“大嫂,大哥怎麽沒來?”

項宜回他,“去了外書房,興許有事在忙。”

譚建聽了又道了一句,“聽說大哥被炮仗炸傷了,不知傷的重不重?”

項宜這才知道他是被炮仗炸了,但她想起少了三分之二的藥膏,便不想多提此事。

她只道,“應該不太重。”

話音落地,男人就撩了簾子走了進來。

項宜看到他眼神在自己身上一落,在她看去時,又撇開了,不言不語地坐在了上首。

譚建他們給他行禮,她亦動了動身。

但他不知怎麽,情緒不明中帶著些悶。

譚建最關注他大哥,一下就發現了大哥的不對勁。

這些日來,尤其是年後,大哥情緒明顯比剛回家時好了不少,今日這是怎麽了?

他沒聽說族裏有什麽大事,大哥也不像是會因為一點小傷在意的人。

房中靜靜的,譚建小心到了他大嫂身邊,用極輕的聲音。

“嫂子,大哥是出了什麽事嗎?”

他這麽一說,項宜也覺得這位大爺好像有些異常的,但要說出了事,她又覺得不至於。

她低聲回應了譚建,“應該沒什麽大事吧。”

她這般說了,擺飯的丫鬟們到了,她便起身去安排擺飯了,沒發現上首的那位大爺,臉色更添郁色了,神情更加復雜。

譚廷閉了閉眼睛。

他該想到的。

他受沒受傷或者高不高興,其實她並不在意。

......

今日吃飯她也坐在他身邊,如常給他布菜,譚廷有一瞬想讓她不要勞煩了。

她又不是真的想給他布菜。

可他這話亦說不出口,只能撿了她平日多夾的幾道菜,也悶聲放到了她碗中。

兩人這般看著同旁日沒什麽兩樣,譚建見大哥情緒上雖有些說不出的怪,但行動上同往日無甚差別,便也放心了。

只有譚廷,會在他妻子替他夾菜的時候,多看她一息。

她和那道人到底是什麽關系,她當真不同他說一句嗎?

項宜自然不會猜到他所想、亦不可能主動告訴他。

譚廷同一家人吃過飯,一息都沒多留,便回了自己在外院的書房,連譚建的時文今日都沒過問。

直到晚間,整個鼓安坊譚氏,燈火一盞一盞熄滅,這位大爺也還沒回家。

項宜亦有些奇怪了,他近來在內院書房的時候更多,便是在外院,也會早早回來。

今日是怎麽了?

她向院中瞧了瞧,便有丫鬟過來問她,“夫人可有什麽吩咐?”

小丫鬟問了,項宜默了一下。

那位大爺不回來,應該是另外有他自己的事情在忙。

難道她還催他回房嗎?

她搖頭讓小丫鬟走了。

給譚廷的新衣,她總算是做完了。

不似楊蓁有針線房幫襯,給譚家大爺的這件衣裳,是項宜抽出一點一滴的時間,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用時長了許多。

燈火晃了一晃,她剪掉線頭,她將新衣理好,仔細壓平放在了桌案的青布上。

夜越來越深了,整個鼓安坊都沒了動靜,四下裏靜悄悄的,像是被墨般的幕布徹底蒙了起來。

項宜打了個哈欠。

若是他在內書房,她興許還會挑燈等他一陣,但在外院此時還不回來,或許就宿在了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