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炸湯圓(第2/4頁)

除此以外,本次來京中朝賀的藩國還帶來幾位本國的青年才俊,希望可以將他們送入國子監中深造。依著慣例,這些藩國青年可以入太學,但明顯他們的雅言和官話說得還不夠好,必然得另外安排人教他們聽說讀寫,否則即便入了國子監,這些人也聽不懂博士、助教們在講什麽。

就這樣,孟桑與謝青章各自忙碌,期間在孟宅見了幾面,說不了幾句話就得繼續忙活各自的事情。他們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心中卻還惦記著上元宵佳節的邀約,一直盼著這一天到來。

然而真等到了這一日,又發生另一樁意外。

上元節加上前後一共放三天,期間取消夜禁。這三日間,偌大的長安城燈火通明,到了晚間依舊亮如白晝,全城百姓皆可不受拘束地出去遊玩。

天色已暗,哪怕身處務本坊內的孟宅大門口,也依舊能隱隱聽見從四面八方傳來的喧鬧聲。

而孟宅大門內外,雖然站著幾個人,但一片靜悄悄。

一身淡色士子衣衫的謝青章站在大門處,孟桑著一襲明橙色裙裝,與之相對而站。

距離孟桑兩步遠的地方,穿著整齊的葉柏剛剛十分乖巧地叉手行了一禮,用他那因為換牙而漏風的嘴,不卑不亢地道出一句“上元安康,學生見過司業”。

謝青章與孟桑面面相覷,後者的杏眼眨啊眨,前者明顯有些猶豫。

細心的謝郎君開口問:“姨母、姨父他們不在嗎?”

孟桑搖頭:“阿娘數年不回長安,牽著阿耶上街玩了。”

看著謝青章欲言又止的模樣,孟桑索性一口說完,笑道:“阿舅和舅母往年都要陪阿柏,今年難得有了獨處的空暇,二人獨自出去遊玩。”

葉小郎君也站出來,一本正經道:“過完年後,學生又長了一歲,可以照看好自己。阿蘭姐姐與其他婢子並未出去看燈,家中有人相陪。阿姐與司業放心出去遊玩,阿柏在家中等你回來。”

“況且,阿姐也已經答應我,明日再單獨出去看燈,所以不差這一日的光景。”

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是謝青章領著孟桑走出去兩步後,躊躇一番,還是停住了步伐。

他輕嘆一聲,回到還未合上的孟宅大門前,朝著葉柏伸出手來,含笑問道:“今日燈會最是熱鬧,與我們一道去看燈吧?”

此言一出,葉柏的圓眼陡然亮了,旋即明亮的雙眼又覆上掙紮之色:“還是,還是不了……”

孟桑也轉過身來,與謝青章的視線對上,當即明白對方的意思。她忽而笑了,揮臂揚聲道:“過時不候哦!”

聞言,葉柏顧不得其他,忙不叠牽上謝青章遞來的手,並緊緊握住:“去的,想去的!”

謝青章頷首,牽著他去到孟桑身邊,溫聲道:“那就一起去。”

就這樣,葉柏的左手被謝青章牽著,又將右手遞給孟桑。遠遠看去,三人牽著手往前走,就好像年輕的耶娘帶著稚童出去遊玩,氣氛很是和諧。

而杜昉和另外一名女護衛在他們身後,不遠不近地跟著,既不會擾了三人的興致,也能護他們周全。

上元佳節出來遊玩的人太多,哪怕是一向寬敞的朱雀大街都略有些擁擠。穿著各色新衣的男女老少、坐著香車寶輦的郎君貴女、挑著竹擔在沿路叫賣吃食的小販……此時此刻,這些人同聚街道、共賞花燈,不分貧富貴賤地盡興享樂,使得長安每一處主要街道都熱鬧非凡。

在長安本土人士謝青章的帶領下,三人先去到安福門外,慕名欣賞了一番高達十數丈、由四萬多盞花燈組成的華美燈輪,又觀看起燈下數千名宮女以及尋常女郎載歌載舞。①

面前,燈輪的亮光照亮此片夜空,映出燈下數位女郎的姣好面容與曼妙舞姿,悅耳、整齊的歌聲環繞四周。此時此刻,孟桑又一次驚艷於長安的熙攘繁盛,面上揚起燦爛的笑容。

她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眼前的表演,感嘆華夏傳統文化的迷人,心中不由笑道——倘若後世的廣場舞能有這個架勢,想來年輕人們對此也是喜聞樂見的。

他們前方還隔著一些人,孟桑與謝青章個子高,自然可以越過烏泱泱的人頭瞧見裏頭的歌舞。而年僅七歲的葉柏只能看見面前一堆裙擺、圓領袍,聽著耳畔眾人的喝彩聲,不由郁悶地嘆氣。

就在善解人意的杜昉欲要上前,將小郎君舉起來時,謝青章率先開口,含笑問道:“葉小郎君,你來我懷裏看花燈和歌舞,可好?”

聞言,葉柏立馬想起不久前跟蹤孟桑他們時的尷尬場景,明明心中躍躍欲試,可難免還是有些不自在,眼底漾出些許羞澀。

他拿捏不定,朝著孟桑投去征求意見的目光。

孟桑笑了,摸摸他的腦袋:“今日過節,隨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