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7章 中國教官教出來的徒弟沒用

東籲王朝的國都是東籲城,是緬甸南部城市,在仰光以前260公裏的錫唐河邊。

顏常武沒去東籲城,他與緬王白莽在仰光會面,該城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仰光河(又名萊河)與勃生堂河交匯處,距離安達曼海37公裏,現為緬甸最大港口,主要是來自中華的投資,把海港給建設起來。

該城確實不錯,平緩的仰光山從北邊伸進市區,城市的東、南、西邊都是平原,主要有三大出口產品,分別是稻米、柚木和寶石。

近年來,還有金、銀、鐵、錫、鉛等金屬在此交易,以及各種名貴木材與香料,人來人往,除了中國人最多之外,還有中華各國小跟班、印度人、波斯人、紅毛番等等,讓仰光成為緬甸最繁華的城市。

緬甸是在中華的對外貿易中取得順差的國家,資質實在不錯。

當然,顏常武不僅僅為這些阿堵物而來,他一進城,就在白莽的陪同下參拜了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如此贏得緬人的歡心,見到顏常武在佛前禮敬朝拜,宣稱中緬兩國民眾是胞波(緬語兄弟的意思),緬人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大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5年,相傳當時印度發生饑荒,緬甸人科迦達普陀兄弟兩人運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濟,他們從印度回來時,帶回8根釋迦牟尼佛祖的頭發,在王朝幫助下建造了這座佛塔,把佛發藏在塔內。

塔建在仰光市北部茵雅湖濱海拔51米的丁固達拉崗上,始高8.3米,後來經歷代王朝不斷修建,呈越來越高之勢,佛塔由磚砌成,塔身表面貼滿了金箔,塔形像一只覆在地上的巨鐘,塔頂罩著一個數噸重的金屬寶傘,傘尖頂著一顆大金球,球的表面鑲有鉆石和紅藍寶石數千多顆。塔檐懸掛1000多枚金鈴和400多枚銀鈴。

在大金塔四周,還有68座小金塔,形狀與大金塔相仿,組成金塔之林。

緬甸的對外貿易雖然賺了不少金銀,但國內依舊貧窮,主要是錢都投在了金塔之上。

顏常武參拜過大金塔,布施十萬銀元給大金塔,再捐獻五十萬銀元給緬甸的僧眾們!

於是金塔之林的大和尚們齊為顏常武祈福,願他萬壽無疆,武運長久,國家綿延,子民幸福。

手握如此強大力量的君王對緬甸、佛教和金塔是這麽的友善,實屬難得!

顏常武也合什謝過,也祝緬甸繁榮昌盛,佛教大興。

盡管是緬甸最繁華的城市,但仰光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公園,到處是植物,花草和佛塔。裸露左肩、穿著紅色袈裟的僧人赤腳在街上飄著。

而在他們身邊,有衣著時髦的緬人騎著跑車疾馳而過。

現代與古代,河蟹地交匯在一起。

這裏多的是佛寺與佛塔,印度教寺廟鑲著各種神靈雕像覆蓋著青苔的頂,還有新興的建築,主要是大明的亭台樓閣和南華的西洋式建築物漸漸增多。

以大明閣老陳子壯為首的團隊即與緬甸大相(相當於宰相)差瓦立等官員展開會談,差瓦立也不客套,著大臣瑪拉年向上國大人們匯報緬甸的情況。

總體而言,緬甸的形勢還是不錯的,緬王白莽照抄中國作業,積極發展經濟,大力開發礦產資源與種地,國家的財政收入良好。

再有大興水利設施,修路建橋,修建醫院,頗有成效,嘖嘖,成績不錯啊。

然後就是軍隊建設,緬軍引進中國教官,使用中國的作戰訓練方式,購進中國武器,建立了精銳的山地步兵師和水師,能夠在崇山峻嶺中作戰與控制水域。

緬軍訓練刻苦,作戰勇猛,被中國教官認為足有南華軍的八成戰鬥力,卻在進攻各個部族所在的地區時損兵折將,攻擊乏力。

不僅如此,撣族分離勢力首領雷茂甚至組織攻擊了緬甸重鎮曼德勒,把當地駐軍指揮部用炸彈飛上了天,損失慘重!

在雙方會談的會場上有三位南華軍陸軍上將,分別是曾英、竇名望和李來亨,聽到後大感興趣,連忙請教。

畢竟能夠打敗中國教官教出來,用中國武器武裝起來的緬軍的緬甸地方分離勢力,其作戰能力不差,值得一提。

緬人也不怕自揭家醜,就由將軍木帕描述了戰鬥的場景:“……他們的主要戰法是遊擊隊、破襲戰,當我們全線進攻時,他們就分散隱蔽,躲進山裏和叢林中。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走,白天不露面,晚上打冷槍,待到我們疲憊不堪時,他們就出擊。同時他們進攻我們的輜重部隊,切斷我們的補給,事實上,我們曾經有一次遇到過他們專門開槍打我們的牛馬驢,把那些牲畜擊斃後,我們只好自己搬運物資,非常地疲勞,他們就殺出來了……就這樣,我軍被拖垮了!”

另一位緬軍高級將領道陀參加過圍剿地方分離勢力的戰鬥,他著重述說了一次他參加過的戰鬥,那是一天淩晨時光,敵人組織了數千人的敢死隊,手持大刀,猛地沖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