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 北海!

對外蒙古的國民教育成效顯著,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對中華、中國、明國的認同感大幅提升,他們了解國家,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與國家之間的緊密關系,明白自己從何而來,到哪裏去,進而擁有了寬廣視野和正確世界觀。

在明軍進入外蒙古十年後,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幾乎都有了漢名,用起了漢語,而官吏裏的蒙古人更是如此。

外蒙古的變化很大,雖然大寺院依舊巍峨,但要不是明文規定官吏必須信仰佛教,只怕許多人都不信佛哩!

用漢語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現在的庫倫城經濟發展迅猛,建立了輕工業、建築材料、金屬材料和食品加工業的產業鏈,庫倫地毯廠出產純羊毛地毯、紡織廠出產羊毛服務、山羊絨與駝絨制品,還是肉幹與奶酪的主要批發地,為社會提供大量的活牲,是內地商品輸入的最重要的集散地,包括了茶葉、絲綢、瓷器和食糖、煙草與酒類、藥品等,每年的銷量極大。

庫倫城已經能夠制造一些生活用品,並且提供煤炭、水泥和金屬冶煉加工,食品加工業發達,重要的是它還擁有了一個拳頭產品:伏特加。

伏特加酒是俄羅斯的傳統酒精飲料,用谷物或又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制成高達95度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並經過活性炭過濾而成,產地是俄國斯和波蘭,出現時間是公元14世紀的俄羅斯,大波波則認為自家遠在公元八到十二世紀已經懂得制造伏特加了。

作為某只曾經全世界走的顏小強,他擁有一定的伏特加酒的釀造知識,當然他是不成的,他根本不會釀造,只會在那裏吹牛皮。

但他知道伏特加酒就行了,他有的是間諜,可以到歐洲去找尋酒方,有的是研究人員與資金,進行大量的釀酒試驗。

早在奪取外蒙古之前,東南國已經完成了釀造伏特加酒的技術攻關,能夠釀造出酒質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的伏特加好酒。

不過,在東南國由於甘蔗生產規模超大,其中的副產品糖蜜生產出的朗姆酒成本低廉,在東南國沒有伏特加酒的一席之地。

至於大明,人們喜歡的是米酒,同樣伏特加酒沒有什麽行情。

只有在蒙古大地上,由於馬鈴薯產量巨大,除了做飯當菜來吃之外還可以用來釀酒,因此伏特加酒才得到充足的原料而發展起來,很快就行銷大明的北方市場,成為外蒙古賺取銀元的拳頭產品之一。

附提一句,“伏特加”的名字是顏常武起的,無論在波蘭或者俄羅斯,都不叫做伏特加,俄羅斯把它稱為第21號餐桌酒、面包酒或者是燒酒。

經濟發展,商機多多,為了賺取銀元,懂得漢語才能夠更好的交流,民眾受到了強烈的漢化,除了佛教還有影響力之外,那些受封的王公大臣們,哪怕是再頑強的部族分子,最後,連他們也不得不說起漢語來了!

“花了不少的力氣,用了很多的資金,這塊土地,我們總算是拿下來了!”顏常武在聽取了匯報後感慨地道,他不禁想起了在他未穿之前,外蒙古已然獨立,從中華大家庭裏分離出來。

而那些自以為得到了獨立的蒙古王公與大喇嘛們,他們作夢也沒想到老毛子進入了外蒙古之後,就把他們一掃而光,幹凈徹底地消滅掉!

所以得防風防火防老毛子!

在南京皇宮武英殿上作匯報的甘輝說道:“我們在北海遇到了老毛子,與他們幹了起來!”

聽到這話顏常武就坐不住了,一叠聲地問道:“有沒有把他們給幹沒了?”

甘輝理所當然地應道:“必須嘀!”

北海,貝加爾湖,蘇武牧羊的地方,是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領土,絕不能夠給老毛子得到。

老毛子的魔爪已經伸到了那裏!

在歷史中,貝加爾湖長期都是北方遊牧民族的領地,肅慎、匈奴、鮮卑、突厥等政權都在這裏留下印記,中原王朝第一次最接近實際控制貝加爾湖地區的時期是在唐朝。

唐初期,大將李靖北伐突厥,將貝加爾湖地區列入大唐帝國的版圖,在此期間,唐朝雖然在這片地區設立州縣卻沒有派人管理,因此貝加爾湖只是存在於地圖上的一塊地方而已。

此後的五代十國時期乃至到兩宋,中原王朝再也沒能走進這裏。

隨後的蒙元時期,貝加爾湖是蒙古人的後花園,成為一個戰略後備中心,只不過,元朝統治了廣闊的面積,就如同泥足巨人,在大部分時間裏這片地區處於自我管理的狀態。

朱元璋推翻元朝後一直想拿回貝加爾湖,但是明朝先與蒙古、後與後金對抗終,其一世也沒能拿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