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故土(二更合一)

草原上冰雹大了起來,甚至飄起了雪花。

北風呼嘯,寒冷刺骨不亞於三九寒天。

韓傳軍的部隊,一路追擊過了東勝、玉林。

此處又是趙淵之前的紮營之處,段寶齋下面的千總帶人去數了爐灶,回來報:“爐數已經減半又半,趙淵的隊伍怕是人數少了不少。”

段寶齋便帶著這個消息回報韓傳軍。

“自陰山時,趙淵尚有六千人馬,如今爐數少了大半,推測下來,他手下軍隊只有一千余人。軍隊人數驟減,怕是有些蹊蹺。”段寶齋復命道。

韓傳軍坐在帳中寫奏疏,聽聞此言擡眼掃了掃帳中將士,問田允恩:“你以為呢?”

田允恩出列回答:“我推測,怕是知道我們追擊,早就不戰自潰了。玉書何必如此小心翼翼,難道膽怯這麽個孱弱之人不成。”

段寶齋懶得作答,看他一眼便閉起了嘴。

“我倒是與玉書所見略同。”韓傳軍放下紙筆,思索片刻道,“戰國時,齊國孫臏便曾使用減灶之計迷惑龐涓。第一日之灶可供十萬軍士飲食,第二日之灶便減到五萬,第三日只夠三萬。龐涓果然以為齊軍逃亡,輕敵猛進,落入孫臏的陷阱中,死於馬陵。”

田允恩了然,問:“那他這是誘敵深入……前面會有埋伏?那我們還追嗎?”

“非也。趙淵本不過六千騎,自陰山以來,陸續減灶,有些刻意為之。可他身側道有謝太初這等奇人,就絕不會這麽簡單。”韓傳軍一笑,“定是利用減灶計,偽裝成他們準備設陷的假象。讓我們有所顧慮。試想,若我們真誤以為前方有埋伏,是否會減緩追擊速度……如此,趙淵、謝太初他們便可以得到喘息的時間。你看,你不就中了他們的計謀了嗎?”

田允恩恍然大悟:“其實他們人數根本沒減少,只是因為我們緊緊咬著他們,讓他們十分難熬。為了讓我們有所顧慮,減緩追擊速度,讓他們有逃出生天的機會,才故意做了這樣的陷阱。”

“戰場上,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說得清呢。”韓傳軍說完這話,擡頭去瞧,發現段寶齋面露難色,“玉書覺得……不妥?”

“是的。”段寶齋道,“無論這減灶計是否為了拖延我軍時間。屬下都認為應該就地修整。”

“怎麽有此言?”

“我軍出關時,天氣已經暖和,可行到半途便已經天寒地凍,如今下起雪來,禦寒之物少之又少,不少人已經生了病。風寒感冒的藥物不多,急行軍中也難以去尋找藥材。這是其一。”段寶齋道。

“其二呢?”

“其二,我軍接到捉拿趙淵的聖旨後,便領命出關,一路向北,走了十來天不曾歇息,在陰山也就帶了半天,為了追上趙淵的隊伍,又掉頭回來。到現在算下來約有半個月沒有好好修整過。下面的將士多有怨言,士氣受挫不說,舟車勞頓、精疲力竭更是兵家大忌。所以末將以為——”

“若趙淵接機向北深入韃靼,甚至勾結上女真部落,坐失捉拿趙淵的良機。未來若趙淵借機坐大……你可想過後果?”

“末將願一身承擔。”段寶齋道,“可無論如何,軍隊不應再疲勞趕路了。”

“你承擔不了。”韓傳軍冷冰冰道,然後從桌上拿起一支令箭遞給田允恩,“田允恩、段寶齋,我命你二人帶先鋒部隊,一路輕裝疾行,務必在抵達獨龍口前追上趙淵的隊伍,將他們攔截在獨龍口關外。不容有失!”

“是!”田允恩應道。

韓傳軍瞥段寶齋:“你呢?”

軍令已下,段寶齋雖眉心緊蹙,卻只能躬身抱拳接令。

“末將……接令!”

*

按理說,趙淵來了開平衛,應在城外整頓後再入城,不光是隊伍休憩,他自己亦需要做好面對的準備。然而韓傳軍的隊伍緊隨其後,便沒有這樣的時間。

下午抵達舊開平時,便瞧見漆黑的一座焦城立在眼前。

待走得近了,便瞧見外城墻基本坍塌,只有內城墻還算完好。

裏面住了些乞丐、響馬和盜賊。

陶少川帶人入內將閑雜人等清理了幹凈,趙淵便緊接著入了城,並不直接去肅王府,倒是在靠南側,曾經集市的位置設了營地。

傍晚時分,開平衛再起炊煙,有些人氣了。

營帳中點了等,謝太初將輿圖放在案幾上,拿著最新的幾份急報閱讀,片刻後對趙淵道:“我們之前所行的計謀是有效的,韓傳軍的五萬人馬在草原一線被拖成了散兵。從蕭絳等處得到的消息,傷寒肆虐使得一部分人馬被拉下。而糧草輜重跑得更慢,剛過玉林。這兩部分人加起來就有一萬人。韓傳軍的大部隊在中途,離開平衛還有三百裏,這批大約有三萬人,正是人困馬乏。”

“可即便如此,他的隊伍根本沒有停下來過,甚至還派出了一萬先鋒部隊,輕裝疾行,後日便會抵達開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