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籌謀

“末將所率原福王左護衛軍兩千人馬,寧夏平定也興叛亂時收留散兵四百三十六人,共計兩千四百九十三人,戰馬一千一百二十匹。”

闞玉鳳在桌面上放上紅色算籌,看了看趙淵,見趙淵認真在聽,便繼續道:“蕭絳將軍帶玉泉營將士投奔,人數已經統計完畢,共計三千一百一十三人,戰馬不到一千匹。另自甘州帶出來的糧草,和之前繳獲也興部糧草共計兩萬石,牛羊數量數千。”

趙淵心算了一下,開口道:“糧食現在倒不算十萬火急,還能吃上一個月余。現在六千人馬需要合二為一,重新整編。”

“王爺所言極是。”蕭絳道,“這人馬來自三路,一路是零散兵,一路是玉泉營,一路是近衛軍。都是經過寧夏血戰、見過韃靼人的兇狠的,能活下來的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若打散整編,論軍功提軍銜,後續加以訓練,不可小覷。”

趙淵點頭。

“那按照親王制式,設護衛指揮使司,六千人編入六個千戶所,重發身牌入司。各位以為如何?”

“從其中挑五百精騎兵,由少川統領,做殿下親衛軍,保護殿下周全。”謝太初道。

趙淵看他,本想推辭,蕭絳笑道:“我看道長說得沒錯。您的安危最是要緊。這只騎兵就該以王爺安危為首任。我贊同。”

闞玉鳳也道:“末將亦認可。”

陶少川連忙道:“我可以的我可以的!”

眾人都已贊成,趙淵也不好反駁,嘆口氣,正色道:“闞玉鳳。”

闞玉鳳出列抱拳:“末將在。”

“鳳哥,本王命你為肅親王護衛指揮使司左指揮使。”

左指揮使一職乃是整個指揮使司最高統領,闞玉鳳榮辱不驚,只抱拳鄭重道:“王爺以信待我,我必身死以報王爺信任之恩。”

蕭絳皺眉:“年輕輕就死不死的,不吉利。”

“鳳哥,你言重了。”趙淵對他說完,又看蕭絳。

蕭絳正衣冠與闞玉鳳並排而立。

“賀君,謝你孤注一擲,投奔而來。本王命你為肅親王護衛指揮使司右指揮使。”

蕭絳抱拳笑道:“殿下鴻鵠之志,為的是國泰民安。不用謝我,我應謝殿下有此等萬丈豪情。”

“那麽,護衛軍便麻煩二位了。”趙淵說完,等二人回到沙盤旁又道,“除此之外,未來可調遣之力量還有哪些?”

闞玉鳳回:“雖然咱們只有六千人,可若真揮兵靖難,可儀仗的力量便不少了。”

他先指甘肅。

“福王護衛軍三萬人,已在之前被老王爺編入了甘州諸位的衛所兵,如今可用人馬共計十萬余人,如今的總兵張錫全,是家父以前的親兵。只要殿下起義,甘州十萬兵馬可聽殿下調令。”

“再有寧夏總兵步項明統領寧夏前中後三衛,可調動人馬八萬。咱們出鎮北關前,步將軍血書投名狀已交由凝善道長收納。”

護衛六千。

甘州十萬。

寧夏八萬。

闞玉鳳將象征著軍隊分布的小旗挨個插在沙盤之中。

不消一會兒,北邊疆土之上,紅旗林立,密密麻麻。

看得人心潮澎湃。

陶少川一拍手,感慨道:“有十八萬人馬,何愁靖難【注1】不成?”

“大端五軍都督府馭天下總兵。你可知大端在冊之軍有多少?”謝太初問他。

“多少?”陶少川道,“五十萬。”

“最多時軍戶可達兩百萬人,便是如今大端退居漠南,北邊動蕩,大端亦有在冊軍人八十萬人,騎兵十萬。其中五十萬,常駐北疆邊墻沿線。光是順天府周遭,便有近十五萬精兵。廣闊疆土更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各類輜重供給軍隊,糧食不夠了送糧,馬匹不夠了征馬,軍人不夠了化民為兵。”謝太初道。

陶少川有點茫然:“那、那我們怎麽靖難啊?”

沒人回答他的問題。

大端鳥瞰寰宇,睥睨天下,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你也許可以短暫地從它龐大的軀體上割下一小塊兒鮮美的肥肉。

可是想要擊倒這個巨人,想要與它正面為敵。

任誰都要說上一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不,還是有可能的。”趙淵擡頭看謝太初,興致勃勃道,“太初,你還記得新年時你跟我分析的,若韃靼人要奪我大端,可能的行進路線嗎?”

“殿下所指為何?”

“占寧夏,這一點也興幾乎做到了。可接下來的事情,他沒有機會嘗試了。”

趙淵指那沙盤。

“占寧夏,入韋州;走臨洮,入秦川。得西安,得洛陽,得開封。則大端腹地一馬平川直抵徐州。盤踞徐州,大端心脈寸斷!”

新年那日的回憶一一浮現。

他與謝太初剛經歷了一場浴血之戰,被創傷的張亮堡在麻木的悲哀中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