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遠方傳訊(二合一)

金吾家宅子極大。

趙淵與陶少川二人隨馬車入大門後,便被人引入了門廳。他二人在門口站了一會兒,來往諸多仆役差人,沒有人與他們講話。

陶少川等了一會兒,抓住了一個家閹打扮的人問:“廖逸心呢?”

那仆役問:“您哪位?”

“這位是樂安郡王。金吾讓廖逸心親自請來的,現在廖逸心人也不見了。什麽時候見金吾?”

“什麽樂安郡王?沒聽過,沒聽過。”那仆役揮手打開陶少川的手,搖頭走了。

陶少川還要再找人問,被趙淵阻止。

“算了。”

“可——”

“我現在是個庶人。”趙淵說,“金監軍位高權重,公務繁忙,一時半會是輪不到我的。”

“這不是欺負人嗎?把咱們從家裏一路押過來!就讓咱們在門房等著?!擱在甘州,我直接就進去剁了他喂狗。”陶少川終於懂了,氣呼呼地就去摸腰間佩刀,一時摸了個空,才想到自己早就被削了百戶的官帽子。

趙淵倒是平靜,他推著輪椅到屋檐下,旁邊小幾上有給他們上的兩碗茶,茶水冷了,發淡發黃。趙淵拿起來,飲了一口,感慨一聲:“比高沫好一些。”

“受不得他這鳥氣。”

“不生氣。生氣何益?”

“殿下怎麽還這麽淡定啊?要不咱帶殿下走?”陶少川問他。

“走不了。金吾養私兵至少五千,十步一崗,站崗的都是些彪莽大漢,長槍佩刀。進來了,金吾不發話,決不會讓我們離開。”趙淵說。

陶少川站在門廳往大門方向掃去,兩側圍墻下,全是表情肅穆的兵士,個頭魁梧,全身皮甲金胄,隨時可列隊成編。

他年輕的臉上不耐煩的神情也消散了,他低聲道:“自家宅邸防守如此森嚴。金吾不過一個閹宦,竟敢越制至此。這是要做什麽?”

趙淵想起了金吾與韃靼人的交易。

“也許是心裏有鬼。”

他說完這話,又飲了口茶,笑了笑:“少川,你看,墻外的香椿樹發芽了,有喜鵲在上面叼啄。”

陶少川怏怏然走回來坐下,在門廳裏條凳上坐下,跟趙淵一起瞧香椿樹。

“這有什麽好瞧的。”陶少川嘟囔。

“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注1】”趙淵感慨道,“它可活得比無數帝王的年歲加起來還要久。”

“哦……”陶少川似懂非懂,又說,“再過兩日,就可以把椿芽摘下來,洗幹凈,切碎,進鍋裏跟雞蛋炒了。好吃。”

趙淵一怔,笑了出來。

“要不然剁碎了包餃子也挺好吃的。不過這個時節,農戶多半家裏沒面了。就把椿芽洗凈,用粗鹽腌在罐子裏,等之後佐餐當菜。”

“除了椿芽還吃什麽?”趙淵問他。

“這個時節青黃不接,不過倒也有些好吃的。香椿、榆錢兒、再晚些還有地裏冒頭的野菜。雖然不管飽,多少能撐到播種的時節。那會兒山上就有麅子了,還有山雞。”陶少川吸了吸口水。

“聽起來甚是不錯。”趙淵贊同。

“燕子窩絕對要掏的,還有田鼠也不能放過。”陶少川又道,然後有點不好意思笑了,“小時候家裏窮,就吃這些,見笑了。”

“後來生活好一些了?”

“是。我爹是軍戶,戰死了,我十來歲的時候就被老王爺挑去,入親衛營,軍餉從未少過,還有各類撫恤。日子就好起來啦。”

“福王……是個什麽樣子的人?”

“殿下跟老王爺不是親戚嗎?沒見過?”

“福王在甘州做藩王,威望極高,皇帝忌憚,不會讓他隨便離開甘州。我又從小在京城,不被允許離開順天府。”趙淵搖搖頭,“皇家族親見面的極少。福王雖然是我族宗老,我也只聽其尊名,不曾見過。在寧夏待得久了,聽說甘州與寧夏不同,許多人都跑去甘州境內生活。跟我說說吧,福王是什麽樣的人。”

“哦……”陶少川想了想,“老王爺這個人吧,生活清貧,錢財都拿出來救濟百姓,補貼軍備了。對親衛軍很嚴苛的,治軍嚴明,法紀清晰。如今年齡已經六十有二,一有戰事總是身先士卒。福王府上諸位世子郡王的,也沒有一個懦弱膽小的。老王爺自己兩個親生兒子都戰死了。便是發喪那日,韃靼來襲,老王爺帶著喪引兵就出去殺了八百蠻子。”

“他沒了兒子,便收留我們這些孤兒,像我這般失了父親的有數百人。”

“闞少將呢?”

“鳳哥?”陶少川搖頭,“鳳哥不一樣,鳳哥父母都沒了。老王爺把他當親生孩子從小養大。”

“這般……”

“還有我上次……我、我上次不是拋下郡王,一個人去永州殺敵了嗎?老王爺見到我一腳就把我踹飛了。我吐了一大口血。然後罰我軍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