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啟明星

張一千瞧見謝太初的黑臉,只覺得心頭痛快,叉腰嘲諷道:“被本大爺戳穿了吧。哼,你們這些招搖撞騙的牛鼻子道士!來人,給我把他——”

他話音未落,自家師爺就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

“老爺!將軍!”師爺一把抓住他胳膊。

“幹什麽呀!”張一千生氣,“沒看我這兒要抓偷豬賊嗎?!”

“您、您聽我說……”師爺看了謝太初一眼,顫抖著在他耳邊說了幾句什麽。張一千狐疑。

“真的?”

“真的。”

張一千推開謝太初,走到水缸旁邊自己彎腰又從水缸裏把那塊兒玉牌撈了出來,簡單的說了一個字:“走!”

下面兩個看守不明所以,跟著張一千和師爺便撤。

“大人。”謝太初喚他。

“嗯?”

“玉牌本身確實不值錢,然而大人可用此玉牌在寧夏鎮上進寶齋換取紋銀五十兩。”

“進寶齋?那個跟關外做生意的大商號?”

“正是。”

張一千更有些疑惑了,一句話沒說帶著幾個人急行出來,走了好一會兒才停下,看看手裏那玉牌。

“這玩意兒真是那個什麽傾星閣的信物?”他問師爺。

“是啊!我之前就覺得眼熟,上面北鬥七星什麽的,玄乎的很!忽然就想起來了!”師爺道,“上次去金公公府上請安,他給咱們不是也看過嗎?說寧王殿下……不對,說太子殿下是傾星閣算過的天命之子,還把傾星閣的標志拿出來看了。您都給忘了啊?”

張一千腦子一片空白。

監軍太監金吾聽說是京城寧王身邊紅人舒梁的嫡系。

每次去金吾府上問安不過是跟著其他官員一並去的。

說幾句吉利話,向寧王表表忠心,就能拿到了一筆不菲的貼己銀,哪裏還記得這些破事兒。至於順天府裏誰跟誰鬥,誰上了高位,誰當皇帝……這些飄渺的權力更叠真不如兜兒裏那幾十兩銀子實在。

想到這裏,他嗤笑一聲。

“管他媽什麽傾星閣傾月閣的,偷了老子的豬肉是真。他不是說能換錢嗎這垃圾,你這樣,差人拿著去寧夏鎮進寶齋裏換銀子。換不到銀子,老子再砍了他不遲。”

*

張一千所言普通人難以聽見,謝太初倒是聽了個一清二楚。

他面無表情收了長劍,從門口石板上撿起幾只貂,將它們掛在庫房外的麻繩上,又拿出貂皮晾曬。

“那小丫頭叫狄英,爺爺狄邊平是苑馬寺牧軍,任職監副,管這寺中軍馬進出、飼料囤積等事宜。”他邊做活邊對趙淵道。

“……既然是朝廷命官,又是軍戶,為什麽還幾乎凍死餓死,生病了都無力醫治?”趙淵詫異。

“朝廷財庫虧空,連京中官員的祿米都發不出來。更何況邊陲這些軍戶。”謝太初道,“太祖時雖提出以軍養軍的路子,給軍戶們撥劃了屯田,戰時為軍、閑時為農……只是……一個軍戶十畝地,又多有戰亂天災,靠著貧瘠的邊疆凍土,怎麽養得全家上下?宗親、士大夫吞田並地並不止於富饒之州府,軍戶便逐漸也沒有了地。”

趙淵沉默片刻,低聲道:“是我眼界淺薄了。”

謝太初沒有答他這句話,待收拾了院子內的雜物,又取了水洗凈雙手,這才半蹲到趙淵面前,似乎又要為他推油揉搓手指。

趙淵一瑟縮。

謝太初的手便落了空,在半空捏了捏,收了回去。

“謝太初,你應留在順天府,幫趙戟治理天下頑疾。我們已是陌路人,不必再見。”

謝太沉沉默片刻,開口道:“我於殿下命數上還有虧欠,緣分未盡。若此時放手,與修行之道不合。”

趙淵怔忡,接著忽然笑了:“原來是這般?原來是為了真人的道。”

“……是。”

“是不是兩不相欠之後,真人就可以離開?”

“……對。”

“那如何能幫真人彌補上這虧欠的緣分?”趙淵又笑問。

他笑時極力遮掩,可眼底淒涼之意有增無減,只是此時的謝太初又哪裏敢去仔細端詳。

“殿下身體虛弱,腿腳不便,吃了不少苦。不應如此。”謝太初道,“到立春之後。屆時天氣溫和了,身體又適應了這裏的氣候。我才好放心……”

“我自己可以照顧自——”

“靠著每日辛苦做工後吃一小塊兒粥方嗎?”謝太初搖頭,“怕是燕子沒回,殿下身體就垮了。”

“我若做工熟練,慢慢工量就上來了,能多得些口糧。我算過的,勉強糊口。”趙淵說,“更何況這裏軍戶都這麽過,我難道不行?”

趙淵是個十分有韌性的人,打定主意的事極難更改,他見識過的。只是好不容易說動趙淵,有些回旋余地,謝太初怎麽可能罷休。

“我若能為殿下醫治雙腿,讓殿下行走自如呢?”謝太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