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呀, 也就是假惺惺,你們瞅瞅她那穿的,用的, 隨隨便便一身兒衣裳的錢,不就能把慈濟院給修好了?那院子破了好大一個洞,大冬天的風吹得嗚嗚的, 也不見她管。”劉夫人道, 似乎不解氣, 又補了句,“假惺惺。”

“可不是麽, 雖說一天一頓,改成了一日兩頓,但也都是稀粥, 鹹菜, 我聽得人說,她每日吃的那雞子,都是人參、鹿茸養出來的,一個雞子就得一兩銀子,她一日要吃五、六個呢。”郭夫人道。

“我只當縣主真是善心, 如此看來竟就是圖個名聲罷了。”推官知事媳婦道。

一時眾人齊齊點頭。

但她們也不想想,長孫愉愉再圖名, 那也沒做壞事兒啊, 總不能因著她沒把全副身家用來做慈善, 反而就大錯特錯了吧?她這般的, 總比那什麽都不做的來得強。

再且了, 長孫愉愉為何不願意改善慈濟院的條件?她是沒能力, 沒那個真心麽?她只是擔心弄好了慈濟院, 很多不是孤寡也並不苦難的人跑來蹭光,反而讓真正窮苦的人得不到照應。

只這些話她沒法逢人就解釋,華寧縣主高傲得緊,講求的是清者自清。

而且長孫愉愉從小知道的道理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真正想幫人,可不是施舍幾頓飯錢就能夠幫的。

這日長孫愉愉讓人請了朱慧蘭過府。

“那慈濟院裏竟然有個宮中出來的繡娘,只是後來眼瞎了,攢下的那點兒財物又被她男人浪蕩光了,如今男人和兒子都沒了,淪落到了慈濟院裏,我看她很是有點兒手藝,你幫我找二十個繡娘,跟著那老繡娘學一學,你送來那許多布料,我這兒都沒人做。”長孫愉愉道。

朱慧蘭笑道:“縣主心善,你周濟慈濟院的事兒我也聽說了,我也想跟著縣主蹭點兒福氣,積點兒德呢。”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想幫長孫愉愉給慈濟院送點兒錢。

長孫愉愉用扇子掩著嘴笑了笑,“行了,你我二人之間說話不必這麽婉轉。那慈濟院你使了銀子指不定反而害人。你照我說的去安排就是了,那些個繡娘跟著老繡娘學東西,平日裏總是有願意照顧她的人。那些感念恩德的人,你用著也放心。”

朱慧蘭點點頭,心忖這縣主好生厲害,不過用這種法子挑人做事兒的確不錯。“縣主,如今纈染紗和燈錦都鋪進鋪子了,簡直是供不應求。我想著咱們也得擴產了,正好卻人手。光是二十個繡娘怕是不夠,不如一批一批地送過來學,然後再到府上給你做衣裳,被你調0教過的人,那眼光、能耐都不一樣呢。就拿上回給你做衣裳的那幾個繡娘來說,到我那兒去都能獨當一面了呢。”朱慧蘭不能不承認,要說審美,那真得華寧縣主說了算。但凡能過她眼的東西,那就沒有不好的。

“如此也行。”長孫愉愉無奈,“我倒是成了替你培養人的了。”

朱慧蘭賠笑了一番。

“不過你既然有心幫慈濟院,那院子裏還有個年老的梳頭娘,我瞧著她雖然有些昏聵了,但頭發梳得卻很是不錯,你也可以尋些苦命又手巧的小姑娘跟她去學一學,今後她們也能靠這手藝吃飯。”長孫愉愉道。

“這才是真正做善事兒呢,我的縣主。”朱慧蘭感嘆,“咱們女子本就不容易,能幫一點兒是一點兒。”

長孫愉愉道:“織布坊和染坊也可以多用女工,有那願意學的,你也可從小就叫人教,我瞧著很多人沒吃的了就賣女兒,與其讓她們淪落那些肮臟的地方,你不如聘了來做工也好。”

“我也是如此想的呢。”朱慧蘭道。說了會兒話,她又提及,“縣主讓我給皇家畫館收些書畫,我倒是收著了幾份好的。”她叫人拿了進來,“只是我也不懂欣賞,也不知是不是真跡,還得縣主你鑒定鑒定。”

長孫愉愉接過名單看了看,“如是真跡,你收的這份《梧桐圖》也算是珍品了。回頭我叫陸九一塊兒看。”

“是呢,我也有事兒想請教明府。”朱慧蘭道。

“他今兒不在府裏,邀了學府的學子去北邊兒煙霞山賞雪吟詩去了。”長孫愉愉道。煙霞山山賊一去,這建昌府就多了處風景勝地。

朱慧蘭道:“明府可真夠忙的。”

“可不是麽。”長孫愉愉順口答了句。

但這話聽在朱慧蘭耳朵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她是京城人,當然知道陸行和長孫愉愉的那档子逼婚的事兒。而到現在長孫愉愉還“陸九、陸九”的喊,可見夫妻肯定不那麽和睦。

朱慧蘭勸道:“明府是有心為民做事兒的好官,所以才忙碌。就像我那口子,我偶爾回去一趟跟他抱怨,他就跟我提什麽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們那些個讀書人,生怕常回內宅被人笑話。”

長孫愉愉點點頭,“陸家的規矩也是那樣的,男子沒有事兒白日裏不能隨便回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