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7章 關於牛

張向北這次回來,比向南從海南離開他的時候,又黑了很多。

向南看著他大笑,問:“你怎麽黑起來無止境啊?”

永城國際街頭戲劇節結束之後,劇團有半個月的假期,向南飛去海南,每天和張向北他們一起,在瓊中的那個山坳裏出沒,所有的人裏,其他的人都是越曬越黑,只有向依雲和向南兩個怎麽曬也曬不黑。

她們的皮膚會被曬得通紅,就像一只煮熟的龍蝦,會被曬脫皮,但就是不會被曬黑,幾個男的無所謂,黑就黑好了,周若怡看著很沮喪,苦著臉和向南向依雲說,你們你們,這也太欺負人了,為什麽只有我一個人,會被曬成一個黑炭?

“冇。”張向北在邊上插話,“你這樣是剛剛好,就是長了綠毛,也黑得看不見了。”

其他的人大笑,周若怡雙手叉腰,狠狠地瞪著張向北,罵道:“信不信我把向南拐賣掉。”

張向北說,好啊,你可以賣給我。

屁股上馬上挨了一下,不過不是周若怡,而是向南的。

其實,這已經不奇怪,張向北還在耶魯讀書的時候,那年暑假回國去永城,幾個人跑去鄉下,幫農民雙搶,那時候張向北和向南就是這樣,張向北被曬成一個非洲人,向南只是變成一只熟蝦。

張向西看到張向北,也是大笑,她比向南更長時間沒有見到張向北,感覺更強烈,她說:

“北北,你出去的時候是小白驢,現在是小黑驢了。”

吃完晚飯,張晨和劉立杆,照例還是馱著張向西和劉雯倩去米市河邊散步,張向北跟著去,張向西見到張向北來了,就拍著她爸爸的腦袋說:

“我要去騎小黑驢,我要去騎小黑驢。”

張晨前後左右看看,莫名其妙,哪裏有什麽驢子,張向西手指著張向北,張晨和劉立杆這才明白,原來張向西是要去騎到張向北的肩膀上,張向北就是小黑驢,兩個人大笑。

張向北回來杭城,參加完老劉的追悼會,又多待了一天,坐飛機去南寧,顧工和丁勉力已經開車從海南過輪渡,進入廣西,張向北要去廣西和他們會合,他們接著開車從廣西進入雲南,再轉到四川,從四川到貴州,再轉到廣西廣東回海南,把整個西南地區跑一個遍。

越是偏僻的地方,就越是他們這次需要去的,目的就是一個,去尋找他們認為肉質鮮美,或者體型龐大的牛。

顧工和張向北說,其實,我們在國內找到好的牛品種和種牛,用它們當我們的基牛,然後進行改良,這樣的可能性比去國外尋找還要大。

“為什麽?”張向北問。

“在中國古代,牛的地位一直很高,古代帝王祭祀時,牛是三牲之首,有牛頭牛肉的祭祀和盛宴,才能叫太牢,牛又叫牢牛和特牛,羊和豬,叫少牢。

“《國語·楚語下》裏,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有嚴格的規定,只有諸侯才有資格吃牛肉,士大夫只能吃豕和豚,豕是指豬,豚是指小豬。

“《禮記·王制》裏也有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平民無故不食珍。’等級次序分明,牛不是誰想殺就殺,想吃就吃的。

“我們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所以,殺牛,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破壞生產,到了秦朝,朝廷明確下令民間不能私宰耕牛,你別以為只有日本的神戶和牛是有身份證的,其實,在中國古代,每頭牛也都是有戶口,在衙門備案的,雖然目的不一樣。

“在秦朝,牛只有老了,或者死了才可以宰殺吃肉,到了漢朝,隨著鐵制犁鏵和牛耕的普遍推廣,牛的重要性就更為顯現,朝廷為發展農業,對私宰耕牛的行為處置更為嚴格,漢律規定‘不得屠殺少齒’,也就是青壯年的牛,要是有人犯禁,那是要被殺頭,給牛償命的。

“就算是年紀很大和正常死亡的耕牛,你要是想出售牛肉,也要先去衙門報備,牛殺掉之後,牛皮和牛筋還要作為軍備物資,上繳給衙門。

“到了唐朝宋,牛不管老弱病殘,都不許宰殺,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剝皮取肉,對私自宰殺耕牛的,在唐朝是判刑一年,元朝是杖責一百,明朝則發配到邊疆充軍,清朝會根據情節惡劣程度,罰款、打板子或者充軍。

“你別看《水滸傳》裏那些毛賊,還有什麽武俠小說裏的狗屁大俠,一坐下來,就是來三斤五斤牛肉,其實,吃牛肉沒有這麽簡單,更沒有形成習慣,牛肉真正在大家的餐桌上普及開,其實還是近幾十年的事,但這個時候,也是國外的肉牛,像安格斯牛等大量引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