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今朝陽光燦爛(第2/3頁)

忽然被問話,張信禮顯然略有些拘謹起來:“應該是,”他說:“目前是這麽打算的。”

林懷南總不會無緣無故說起這話題,張信禮說完這兩句,補道:“您有什麽建議?”

“不用您來您去,隨意些就好,”林懷南說:“其實我建議……這麽說吧,小瑜還會讀幾年書,這你知道。你太早工作,雙方之間生活步調不一致可能不是太好。而且,雖然我和他媽媽很樂意為你們提供幫助,但你們總還是要單獨出去過自己的小日子,要一起生活,要有自己的房子。”

中國人對於買房確實有很大的執念,不管怎麽說,買個房意味著這世界上有塊地方是切切實實屬於你的,那種歸屬感的確是租房不能比的。

“是的,”張信禮答:“我們在攢錢,雖然攢得很慢。”

“錢是次要得,”林懷南考慮的是別的問題:“我聽小瑜媽媽說了,你們經濟上的往來分得不錯,有合有分,不至於產生大矛盾。”

“那是,”林瑾瑜把窗戶開了,邊吹風邊道:“吃一塹長一智,都是血淋淋的淚啊。”

“那,在買房這個問題上你們有想過怎麽分麽?”林懷南說:“畢竟……你們沒辦法領證。”

怎麽分?肯定是差不多一人一半唄……張信禮還在琢磨這是什麽意思,林瑾瑜已經明白了,他恍然大悟道:“啊,我知道了,你沒有購房資格!”

張信禮不是上海戶口,他當然沒有林瑾瑜打娘胎裏就有了的購房資格。

林懷南開始侃侃而談:“就算不是法律上的夫妻,共同出資購買也可以加兩個人的名字,做好公證,房產證上出資比例都會寫清楚,這樣是最好的,但——需要兩個人都有購房資格,否則只能寫小瑜一個人的名字。”

他道:“其實我也可以給你們出這個錢,這樣寫小瑜一個人的名字也可以,但怕對你們以後的生活不好。可是如果兩個人都有出資,只寫一個人的名字更不合適。”

買房是個大問題,一定要盡量處理得公平公正,不然老夫老夫的,以後萬一吵架的時候口不擇言,會很傷感情。

姜還是老的辣,一向想得遠的張信禮一時沒說話,過了會兒,他才道:“我有在交社保,也許可以等我拿到戶口再……”

“那要等到什麽時候去,”林懷南說:“你是外省本科學歷,會等很久。”

上海的落戶政策一向嚴苛,起點不高的外省人老老實實只靠社保拿戶口,要多交不知道多少錢不說,時間也是個問題,別說十幾年,就是七八年,他們也等不起啊。

張信禮說:“您的意思是……”

林懷南終於找到機會說出了自己的設想:“繼續去讀書吧,”他說:“考上海的高校,必要時可以考慮少數民族定向招生,這樣可以吃人才引進的政策福利,畢業後三年內就可以落戶。”

上海給本地幾所頭部高校畢業生的戶口福利很優厚,對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快速落戶的最優捷徑。

聽起來很不錯,然而張信禮遲疑道:“可是……那幾所學校也太……”

他覺得自己能考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覺得難度很大?”林懷南從後視鏡裏看了他一眼:“相信自己……也相信小瑜和我,放手去學就是了,對了,還有專業問題,我覺得你可以考慮跨考,我們公司也在招聘,需要一些對口的人才。”

還要考慮變更專業,這不就是傳說中最難上岸的三跨大冤種……但林懷南語氣很認真。

雖然難,可這確實是最好的路了,張信禮說:“可是,萬一考不上,只是浪費時間。”

不是萬一,他覺得應該是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他能考上才叫萬一,如果備考,是否意味著他還得辭職?到時候學沒考上,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也沒了。

林懷南道:“如果放棄這條路,走別的,比如純靠社保或者其他重大貢獻加系數,負擔會重得多。相信自己,年輕人,有無限可能。”

張信禮沉吟片刻,未置可否,林懷南沒再說。

林瑾瑜聽著他倆的對話,只覺得打開了新的大門,他身為上海人,對上海的戶口政策可一無所知,畢竟沒有哪個上海土著需要去了解這個。

他說:“爸,你怎麽對上海的戶口政策這麽清楚?”

他都驚了,這種多方比較後得出的最優解應該不是短時間內能想出來的吧。

林懷南推了推眼鏡,淡定回道:“因為你談了個外地對象。”

……

說話間,路口到了,林瑾瑜從座位上雀躍而起,和爸媽道了再見,跟張信禮一起開門下車。

不遠處便是附中,兩人隨便掃了兩輛單車,沿著馬路牙子向前騎,陽光燦爛,天空一碧萬頃,騎車時帶起的風撲在臉上,暢快而溫暖,寬闊而筆直的馬路在他們身前跟身後鋪陳開來,通往無盡的過去與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