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2/4頁)

其中所用的手段,就是不成禮,不是妻。

而他們所憑借的‘不成禮’,就是張玉當年娶妻時,沒有婚書。

要知道,當下市井民間,並不是每個人娶妻都有婚書,畢竟不識字的人占大多數,有些老百姓也不知道婚書的重要性。

張玉出身貧寒,原籍是個小鄉村,他們那裏的人家娶妻,從沒有擬個婚書的說法,多是辦一場婚禮,父母鄉親都知道了就行。

可從朝廷律法上來講,朝廷是只認婚書的。

一般婚書上會列舉雙方婚嫁之時的聘禮和陪嫁,以及雙方姓名,生辰八字,父母姓名等等。

若日後有了官司,多是憑借婚書為證。

比方說女方嫁過去,不久便因病過世了,女方娘家是可以向男方索要回女方嫁妝的,這時就要以婚書上所記錄的嫁妝為證。又或者是雙方訂下婚書,有一方悔婚,只要拿著婚書去告,一告一個準。

張玉及其嶽父就是鉆了‘沒有婚書’這點空子,以禮不成為由,質疑了原配的合法性,將之降為妾,躲避了這場攻訐。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張玉的那個原配可能就是他的原配,他確實屬於停妻再娶。

但沒有婚書,說什麽都沒用,因為律法只認婚書。

‘張玉案’雖和福兒的這件事不太相同,但道理是差不多的,那些圖謀後位的人完全可以用‘不成禮’為由,來質疑其誥命封贈的合法性,再借此來駁回福兒為正妻的合法性。

聽完後,福兒又被開了眼界。

“你說你們這些當官的,怎麽這麽多心眼?什麽都能被你們利用!”

王多壽苦笑:“姐,我雖是當官的,但我可沒有他們那麽壞。”

福兒瞥了他一眼:“你沒有學壞,那你那個妾是怎麽回事?家裏一直有不準納妾的規矩,你倒好,偷偷摸摸就納了個妾?”

一提這事,王多壽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姐,這事你別管。”

似乎也知道這種口氣對付他姐沒用,他又軟和了腔調:“納這個妾,不是我想納的。”

“是崔氏?”

福兒目光一轉,當即明白了。

一提到崔氏,王多壽的臉色更不好看了。

見此,福兒也不知該說什麽。

畢竟到底怎麽回事,她都還不知道,也不好多言。

但想到同為女子,便又道:“你們既然是夫妻,當初娶她,也是你願意娶的。既然娶回來,你就要對得起人家,咱們家可不幸負心漢。像你剛才說的那個叫張玉的,千萬別學了他,讓我說這種人就不該讓他還當官,還有他那個嶽父,沒得苛待老百姓。”

“這二人下場並不好。好了姐,我們先不說這些,這事你打算咋辦?”

“看你姐夫打算咋辦了。”

“可——”

王多壽雖欲言又止,但福兒何嘗看不出他的意思。

人心都是善變的,地位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了,說不定衛傅會為了得到朝臣的擁護,就換個皇後,或者多納幾個妃子入宮。

不管怎樣,這對福兒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

“好了,你放心,你姐夫他不敢。他要真敢這麽做,我就帶著大郎他們回建京去,留他一個人在京城,他願意咋樣就咋樣……”

.

兩人說話時,其實裏屋還睡著幾個小家夥。

大郎是最先醒的,然後是三郎。

三郎一動,把二郎也吵醒了,然後把圓圓也吵醒了。

圓圓醒了就想說話,被三郎眼明手快地捂住了嘴。

“三哥……”

三郎做了個噓的手勢。

幾個小家夥就靜靜地聽著,聽到娘說要帶他們回建京,三郎有些忍不住了。

“大哥,娘和小舅舅在說什麽?是不是爹要給我們娶後娘了?”

三郎還是知道後娘的,反正在他心裏,後娘都是壞人。

大郎也九歲多了,當然不像弟弟這麽淺顯,他讀的書多,懂的道理也多,聽出是有人在搶奪娘皇後的位置。

按照正常來看,爹當了皇帝,娘自然是皇後,現在有人不想讓娘當皇後,甚至還想弄些女人來跟娘搶爹。

這在大郎來看,是絕對不允許的。

即使不是當兒子的心疼娘,站在娘這一邊,只以做兒子的立場來說,如果真讓娘的正妻之位被奪去,他們兄弟姐妹幾個都會從嫡出,變成庶出。

大郎雖然才九歲,但他這些年讀了不少書。

除了爹教他,幾個先生也教了他們很多,他已經懂得了嫡出和庶出的區別,也知道什麽叫做合法性。

就像剛才小舅舅講的張玉案。

那個張玉原配還給他生了兩個孩子,卻因為母親正妻之位被剝奪,不得不從嫡出變成庶出,一輩子都要低後娶的那個所出的孩子一頭。

可這些道理大郎懂,二郎三郎卻不懂,他們頂多懂得爹可能要娶後娘了,至於圓圓,她才兩歲,更是什麽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