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3/4頁)

皇後歪在那裏,靜靜地聽著。

聽著聽著,有些不忿了起來。

她是不是以為自己傻?聽不出故事的原型?

明明說的是永淳。

永淳的事,皇後是知道的,由於處於會盟期間,朝廷不可能不做出回應,最後正武帝還給了永淳一個封號,讓她風光大葬。

當時皇後知道這件事後,只是有些感嘆,她依稀還記得當年永淳還天真爛漫,未曾想結局如此慘淡,更沒想到這中間還有這麽多故事。

昨天講了她二姐,今天講了永淳,她到底想幹什麽?

想著,皇後又瞧了福兒一眼。

……

福兒也不是光講故事的,而是手裏還拿著一個針線活做著。

她的針線並不好,反正皇後瞧著她做著做著經常會被針紮了手,她卻不以為意,繼續做著。

神色淡然,氣質無端自現。

這是她兒子看重了十年的女子。

十年了,就只有她,沒有旁人。

皇後不知道愛是什麽,她打小出生名門,母親和家族只教會了她如何做一個大家閨秀如何做一個貴女,並沒有教會她什麽是男女之情,什麽是愛。

後來她當了太子妃,夫妻的舉案齊眉不過持續數載,便敗給了人心。

曾經她以為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就是愛,後來她發現不是。

後來她發現兒子喜歡一個宮女,但她知道那也不是愛,只是喜歡罷了,就像喜歡一個玩意,也許過一陣子這種喜歡就沒了。

誰知這份喜歡,經歷了陰錯陽差,經歷了時間的沉澱,沉澱了十年,也許這就是愛了吧?

皇後甚至隱隱有些嫉妒眼前這個女子。

從容不迫,氣定神閑,定是極自信、極安穩、極幸福,才能有如此氣度。

“你跟我說這些故事,到底想說什麽?”

福兒擡起頭來,看向皇後。

在她澄凈的眼裏,皇後看到氣急敗壞的自己。

曾經她不是這樣的,曾經她也是個聰慧自信的女子,到底是從何時變得如此固執己見、歇斯底裏?

是那一場大變?

還是再往前,衛奕忌憚防備自己,為此不惜借用甄貴妃及那些女人和皇子們,打壓她和她的兒子?

還是被迫成了衛臻的皇後?不得不在他自以為是的愛重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卻深陷其中,焦慮不安?

“他回來後,跟我說,他傷了您。這世上,他最不想傷的人,就是您。他希望您能自己活,活得開心快樂,不為任何人活,只為自己活……”

所以她講了村女追求將軍的故事。

村女為何能嫁給將軍?

因為村女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麽,為了這個目的,她鍥而不舍,她一往無前,她從始至終都不放棄,不氣餒。

所以她講了二姐的故事。

承認過去自己的失敗和錯誤,放過自己,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還講了永淳。

這世上再沒有什麽事,比開心快樂更為重要,人生就這短短的幾十年,讓自己陷入泥沼裏,自己困住自己,不是聰明人的做法。

還講了將軍的故事,講了將軍為了百姓的舍與得。

這個故事算是福兒夾帶了私貨,寄望通過這些,讓皇後諒解兒子的‘背叛’。

皇後能明白她的苦心嗎?

……

皇後眼波一顫,小心翼翼地翻了個身。

背著身子道:“你好煩,本宮要睡了。”

希望娘娘能懂吧。

福兒默默地嘆了口氣,悄悄地離開了寢殿。

為自己活?

皇後躺在那裏,靜靜地想著。

.

紫宸殿

自打正武帝倒下後,這裏就被重重侍衛守了起來。

每天都會有人固定前來,皇後、太醫、偶爾還會來幾個老臣,探看正武帝狀況。

陛下到底中了何毒?為何一直昏迷不醒?

至今外界的人依舊不可知,不過太醫說了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再問多了,就是含糊其辭。

寂靜的寢殿,突然響起一陣腳步聲。

曹仁小心翼翼提了個食盒走了進來。

只見他那鬼鬼祟祟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做賊。

他將食盒拿到龍床前,打開。

小聲叫了聲陛下。

榻上的人終於醒了,坐了起來。

曹仁低著頭,也不敢多說話,把食盒裏的飯菜端給正武帝。

為了方便,飯菜都是裝在一個大碗中的,有葷有素,但與平時的禦膳相比,自然不是人吃的。

正武帝吃了兩口,把湯匙扔在碗中,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

“皇後最近如何了?”

曹仁躬了躬身,借著這點短暫的時間,琢磨了下言辭後,道:“皇後娘娘還好,衛夫人和幾個孩子都在坤元宮。那宮裏鬧騰著呢,鬧騰得皇後娘娘吃得香睡得好,陛下勿要擔心娘娘。”

正武帝瞪了曹仁一眼。

曹仁縮了縮脖子,卻沒改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