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4頁)

這種手段並未妨礙到朝政,正武帝倒下後,如今朝政由內閣及六部負責運轉,各家各府的生活依舊如常,沒有人丟官,沒有人丟命,老百姓照舊安居樂業。

只有極少一部分人知道,京城之外駐紮了這樣一批人馬。

偏偏在如此敏感的時機下,即使有人感覺有些不太舒服,也不敢提出異議。

如何提出異議?

但凡有點異議,就是居心叵測。

皇帝是倒下了,但皇後還在那兒,皇後肚子裏還有個孩子。皇後不放心文武百官,只放心親兒子,所以讓親兒子護持在身邊,你一個外人能說什麽?

關鍵是這個親兒子疑似陛下私生子,關鍵就算這個不是親的,皇後肚子裏還有一個親的。

哪怕陛下就此殯天,皇位還是需要有人繼承,而繼承人就落在皇後肚子裏。

若是皇後誕下一個兒子,幼帝年幼,皇後可能作為太後垂簾聽政,皇後一個婦人,能做什麽?指不定還是大兒子代為攝政。

即使皇後沒生下兒子,只生了女兒,按照規矩,大臣們會在皇帝同血脈近親中挑一個繼承皇位。

正武帝的近親有誰?

當年廢帝上位,也是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僅留下一個宣王在身邊。後來宣王上位,廢帝一脈雖沒有死絕,能挑頭的那個就是皇後親兒子。

所以說什麽呢?

人家一家子的事,肉就算爛了,也在鍋裏,輪不到外人去分一口。

所以即使有人察覺到了異常,也都充傻裝糊塗著。

你們愛咋滴咋滴吧,與我們外人無關,可不想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於是當下的局勢,就保持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情形下。

.

至於福兒,這幾日她一直待在坤元宮。

這幾天坤元宮裏充滿了笑聲。

都是孩童的笑聲。

笑到皇後哪怕想抑郁會兒,都沒功夫。

“祖母,你為何不吃飯?娘說祖母肚子裏有小寶寶,當年娘懷妹妹時,每天都要好好吃飯,不然妹妹不長個。”

“她還不長個?她吃得比我還多。”

三郎嫌棄地看了妹妹一眼。

嫌棄歸嫌棄,看到圓圓又流口水了,他還知道給妹妹擦一擦。

“祖母,你要是不用飯,孫兒們哪有顏面自己去用飯,這是為不孝。”弟弟們的歪理說完後,站在後面大郎使出殺手鐧。

最終皇後還是屈於孫兒,選擇了讓孩子們陪著去用膳。

她吃不吃不要緊,大郎他們正在長身子,可不能不吃。

飯罷,幾個孩子們都去午睡。

皇後也該午睡了,只是她身邊還有個煩人精。

“你今天又打算給我講什麽故事?”

由於皇後情緒低落,似乎為了給皇後開心,沒事福兒就來給她講故事。

零零散散,講的都是她身邊發生的或是她知道的故事。

大前天講了老爺子的故事,前天講了牛大花和她二叔的故事,算是老爺子故事的延續,昨天講了王二妞的故事。

王二妞和翁俊民和離了。

當年第一次見到翁俊民時,福兒便不喜歡這個人,覺得他狗眼瞧人低,還喜歡吹噓,王家人也不喜歡翁俊民,但無奈王二妞喜歡。

王二妞為自己的喜歡和不聽家人勸,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她剛嫁到翁家時,因為王家那會兒還是個農戶人家,翁家公婆覺得王二妞高攀了自己家,對她頤指氣使。

所以王二妞在翁家過得並不好,可她礙於顏面,不敢告訴家裏人,只能打腫臉充胖子。

後來王家富裕起來,家裏出了官,翁家人才漸漸改變態度,可這時候翁俊民又出事了,他看中了勾欄裏的一個妓子,鬧死鬧活非要娶回來當妾。

就因為這事,王二妞終於醒悟了,在家人的幫助下和翁俊民和離了。

福兒曾讓她來黑城,王二妞並沒有去,而是帶著兩個孩子留在黑山村,靠著跟大哥一起做生意,如今自食其力,過得很好。

講老爺子的故事時,福兒特意隱去了姓名,只以從前有個將軍代稱,牛大花就成了愛慕將軍的村女。

不過皇後何許人,只聽村女為了二兒子,把小孫女送進了宮,後來當爺的千辛萬苦才找回來,就知道福兒講的是自己家裏的事。

她倒是心大,竟然一點都不記恨家裏人,還能跟他們和睦相處。

昨天下午,皇後就是伴隨著這個疑問入睡的。

她今天又要給自己講什麽故事?

……

今天福兒講了永淳的故事。

只是在這個故事裏,故事裏那個小公主並沒有死,而是想開了,願意跟哥嫂離開去過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故事裏,一切都那麽美好。

不用顧忌沙哈裏部和大燕的關系,不用顧忌什麽父子什麽愛情,永淳放下了所有,只帶走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