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4頁)

她打算再過一會兒還沒客人,就去午睡。

衛傅見她懨懨的,道:“其實你要想店裏的生意好也不難,把價錢降一降,應該不會差生意。”

其實食肆生意不好,很大原因是因為菜價有些不符合他們這個小門臉。

小食肆的地方,偏偏賣出大酒樓的價錢。

附近住戶大多不是什麽有錢人家,少有在外面吃飯的,即使偶爾出來打打牙祭,也不過一月能出來吃一回。

但凡嘗過聚仙居菜的人,就沒有說不好吃的,唯一讓他們卻步的就是價格。

畢竟像孫老板那樣不差錢的,又有幾個人?

但若讓福兒降價,那也是絕對不行的,不是她貪得無厭,而是她在禦膳房待久了,已經養成了挑揀食材的習慣。

就比方說,她燉牛肉,必然要牛下腹那一塊兒的肉,放在別家酒樓,哪裏的肉不是肉?都是牛肉,但在福兒這不行。

所以可想而知,為何她的價格降不了。

因為食材的成本就不便宜。

當初開這家食肆時,她和衛傅可是盤著腿坐在床上算了半天,才得出一個適中的價格。

可以賺,但賺的不多。

如果降價,意味著要賠本賺吆喝。

而如今的生意雖不好,每天不過零星幾個客人,但將將也夠糊口。

這個糊口指的是,平日花銷按照普通人家來算,吃的是粗茶淡飯。

不過這對福兒他們來說,自然是不可能的,只看平時隨從吃的什麽,就能知道他們平時在吃喝上從不會虧待自己。

“那就還繼續這樣,反正也不指著它掙錢。”衛傅安慰道。

“那怎麽行?我開店,那必然是要掙錢的,讓我想想做點什麽。”

說著,福兒上後頭午睡去了。

嗯,一邊睡,一邊想。

.

來這裏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切似乎都悠閑了下來。

這些年衛傅忙夠本了,難得清閑,而孩子們也難得能體驗到真正的民間生活。

不像大郎還小時那樣。那時衛傅還在考科舉,福兒還跟著他四處奔波,大郎可是跟著父母吃過苦的。

曾在鄉下攆過雞追過狗,下河摸過魚蝦,曾跟著父母奔波千裏,曾跟著娘在貢院門前擺過攤,也曾跟著娘在大理寺門前告過狀。

而等到二郎三郎出生的時候,這種日子已經遠離了一家人。

二郎三郎自小出生在官衙裏,幹過最出格的事,就是夏日裏在小叔叔的帶領下,去河邊摸魚蝦。

所以倆孩子自打來到這裏,幾乎睜開眼,就是去找小夥伴們玩耍。

一大早,剛用罷早飯。

福兒打算去早市上買些菜。

這邊二郎和三郎還在吃飯,小孩子總要吃的慢一些,那邊院門已經被人砰砰敲響了。

小喜子去開了門,鉆進來幾個小家夥。

“二郎三郎……”

“來了來了。”

兩個小家夥也不吃了,一人手裏拿著一個包子,就打算出去玩兒了。

“把蘇勒帶上。”

不用二郎三郎喊,蘇勒已經站了起來,尾隨著兩個小主人後面,跟了出去。

“吃完了,跟著娘去買菜。”

福兒對大郎道:“一天到晚悶在家裏,哪像個孩童?”

大郎苦笑。

他也不是就悶在家裏沒事幹,他有讀書。

大郎已經啟蒙一年有多,啟蒙老師是他爹,如今也是衛傅帶著兒子讀書。

福兒也不管兒子答不答應,就去了院子裏。

先把柴旺叫出來,讓契準給柴旺身上套了條皮帶,皮帶後面綁著一架小拖車。

說是拖車也不準確,因為拖車像一個帶著蓋的大箱子,大小正好夠柴旺一只狗拖著走。

這是福兒來到冰城後,跟當地人學的,有時在城裏運送少量貨物,不需要用大車,都是用小車,一只狗也就夠用了。

柴旺很有靈性,見女主人拉著小主人出了家門,就拖著車隨後跟上了。

對了,冰城的房子一般都沒有門檻,就是為了狗拉車可以方便進出。

.

從宅子裏出來,是臨著巷子的。

巷中已經有不少住戶起來了,見福兒牽著孩子,又領著狗出門,便道:“老板娘這是早市買菜啊?”

“是啊,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菜。”

其實怎麽可能有什麽新鮮菜,當地冬季最多的菜就是各種肉,還有冰魚。

福兒倒巴不得這裏有洞子菜買,可惜沒有,而且黑城的洞子菜也送不到這麽遠的地方來。

在這裏種洞子菜倒是一門生意,可惜福兒選了開食肆,也是洞子菜太高調了,如今黑城的洞子菜,在整個遼邊都很有名氣。

賣洞子菜很容易和黑城畫上等號,這也是為何福兒沒選擇洞子菜的另一個原因。

……

果不其然,來到早市上,攤子上都是各種肉類。

牛羊肉麅子肉兔肉山雞等,而更多的則是當地的特產,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