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〇②個故事!(第2/5頁)

而且古代並不忌諱男小女大,不是有說法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五抱金山嗎?

蘇清之平日裏不喜歡逛禦花園,就是因為會偶遇懷著青雲志的宮娥。哪怕蘇清之身邊伺候的人除了太監外,便是相貌平平無奇的宮女了,也無法杜絕對未來抱有幻想,想要乘風上青雲的女子找機會往他面前撲。

練了武功又如何,面對這種情況,蘇清之只有發揮躲避的天賦,懶得跟她們一般見識。

這回也不例外,蘇清之剛在禦花園走了一遭,就有‘采草賊’蜂擁而至。幸好蘇清之手腳麻利,不然呵呵噠,只怕會被占不少便宜。

不然哪有男孩子出門在外,要懂得保護自己的大實話出現呢!

蘇清之心有余悸的回了養心殿,剛坐下還沒喘一口氣,就有折子遞上。都是各地的飛馬快報,有的很瑣碎,有的很簡潔。蘇清之粗粗翻閱,挨個用紅筆寫下已閱。

一共有二十多本,很快就批閱完畢。

蘇清之擱下紅筆,活動一下手腕,自有宮人奉上剛剛沏好的清茶。

是六安瓜片茶,味道挺不錯的。

蘇清之淺呷幾口,將茶盞放好,殿外宮女走動,腳步很輕,不注意的話,根本就察覺不到。

蘇清之打了一個哈欠,又一會兒,蘇清之自去歇息了。

今天相對清閑,可也是今天而已。到第二天以及接下來的好幾個月,蘇清之的日子,都可以用異常忙碌來形容。先是一下子多起來,感覺怎麽批閱都沒有減少量的奏折,然後層出不窮的起義事件。

說起義,其實並不絕對。在蘇清之看來,只是一些,嗯,各地受蠱惑,喊著‘反清復明’口號的老百姓罷了。吃不好穿不暖,又有貪官汙吏剝削,邪|教分子稍微言語蠱惑,為了吃飽飯自然就幹上了造反的勾當。

一句實在話,蘇清之其實並不想將鬧事的平頭老百姓當成亂黨剿滅。罪魁禍首是為了自己私|欲,卻非要冠以‘反清復明’的名號,真推翻清朝恢復國號‘明’,搞造反事業的白蓮教、紅花會成員。

“最近怎麽盡是亂黨惑我大清百姓,為他們野心買單的事。”蘇清之很不爽的道:“當地府兵都是幹什麽吃的,身為一方官員,不思為君分憂為民,居然遇事不決,什麽事兒都不知道自己動動腦子,一天到晚的上書上書,仿佛下一刻什麽白蓮教、天地會的亂黨就會在他們老祖的保佑下,攻入北京城,讓朕像前明崇禎皇帝一樣上吊自殺?”

官員們面面相覷,皇帝氣頭上,是真的什麽聲音都不敢發出。

蘇清之又道:“朕想殺人,可又怕剛剛民心歸附的百姓受到蠱惑,說朕果然蠻夷出生,即使學了漢人的孔孟之道,卻不懂儒家以和為貴的那一套。”

“朕惶恐啊,就怕朕由著朕的性子想殺人就殺人,反倒如了賊子的意,落得個殘暴不仁的名聲。”

蘇清之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的瞅著面色各異,都保持沉默不輕易開腔的文武大臣。

這回沒說話,而是眼神示意文武大臣開腔。

文武大臣默,都不知道怎麽開腔。最終還是由飽受蘇清之信任的幾位大臣開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八旗兵勇猛無敵,亂黨不足為慮’的話語。

的確,清初,八旗精兵良將稱得上頂頂厲害。後期八旗**糜爛不堪,那是安穩的日子過久了,不思進取,覺得旗人老爺可以被清朝廷養一輩子。

既然有能耐混吃等死,那幹嘛要努力上進?

所以清後期,八旗從根子上**了。

大清馬背上得天下,既然保障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已經從根子上腐朽了,那還有救?

像清後期曾國藩、李鴻章等將領當什麽裱糊醬修補大清這條爛船,直接領著綠營的將士造反,說不得破後而立,不至於出現喊出‘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反革|命口號的慈禧將國家人民都給賣了。

想起這些不開心的未來,蘇清之原本微微上翹,好像在微笑的唇瓣頓時下拉,哪怕年齡稚嫩,腮邊還有嬰兒肥,卻不會有人把蘇清之當成天真幼稚的孩子。

身份決定氣質,從來不是假話。

就像貴氣都是養尊處優的生活熏陶出來的一樣,七歲登基到現在快滿七年,尊貴氣質從裏到外從容散發。笑的時候,感覺挺溫和的,可一旦不笑了,反而更加覺得溫和是假像,笑面虎才是蘇清之的最佳寫照。

“行了,朕也不為難你們了。這樣吧,不管白蓮教還是天地會當剿則剿,切記不要牽連老百姓。”

“那依萬歲爺的意思,指派何人前往江南一代剿滅亂黨?”

“鰲拜不是在揚州嗎?”蘇清之想想,很隨意的做了安排:“著人通知鰲拜,先不必返京復命,先領兵‘巡視’一遍江南。”

這一世可沒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再者鰲拜官拜兵部侍郎,上面身為軍機大臣的豪格、多爾袞壓著,可不是《鹿鼎記》中囂張不可一世,連皇帝都敢欺辱的鰲拜鰲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