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〇②個故事!(第3/6頁)

如今公元1645年,公元1638年出生的蘇清之現年不過七歲,虛九歲。

康熙倒是七歲登基,在位61年。可康熙那時候的情況,又和現在蘇清之所面臨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康熙7歲登基為帝的時候,入主中原的大清差不多已經穩固了統治,愛新覺羅一族已經不太需要借助蒙古各部的力量,需要維持的是滿洲著姓大族們的權益。

康熙身兼滿蒙汗三族血統,相較順治帝的其他兒子,更能穩坐江山。

而蘇清之,自身實力先不說,如果皇太極這時候真逝世,哪怕比歷史上晚了兩年去世,其實沒什麽差別的。首先海蘭珠料想的沒錯,只要皇太極一天沒有明確遺囑定下繼承人,突然逝世的話,大玉兒這位心機深沉的主兒一定會抓住機會。

畢竟她和驍勇善戰,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多爾袞,有過一段私情。也不知道大玉兒怎麽操作的,在大玉兒為了科爾沁的利益更為了富貴榮華站在最高處的野望嫁給皇太極後,多爾袞居然覺得挺對不起大玉兒的。

如果說皇太極這次熬不過,真一命歸西,多爾袞很有可能因為那分愧疚做出歷史上‘讓’皇位的事情來,讓比蘇清之小了好幾個月的福臨成了‘兒’皇帝。

海蘭珠一將心頭擔憂顧慮,恐懼皇太極一走,她和蘇清之母子倆會緊‘跟’著下地府去怕陪皇太極的顧慮說出來,皇太極一聽就急急忙忙的寬慰海蘭珠,讓她別憂慮過重,明兒不不不,今兒就召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的各大鐵帽子王,宣布繼承人的事情。

“朕早就已經到了知命之年。如今天下大定,大清成功入主中原,朕松懈下來也就病了。”皇太極拉著海蘭珠的手,情真意切的道:“太醫已經看過,說朕這病來勢洶洶,要想多活幾年只怕要放下手中政務,好生調養。其實愛妃你今兒不提,朕都會主動說起這事兒。”

海蘭珠詫異,隨即面上湧現出滿滿的感動。

“大汗,你對妾的好,妾牢記於心。如果大汗真這麽去了,妾恨不得以身相陪,與大汗共赴黃泉,可皇兒,妾給大汗生下的八阿哥,妾真的害怕他受到傷害。還有伊爾哈,她是格格,少不得以後和親蒙古,妾倒不是很擔心,唯一擔心的就是八阿哥。妾知曉大汗愛屋及烏,一直覺得八阿哥是最佳繼承人,可”

說著說著,海蘭珠語氣哽咽,眼淚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很是梨花帶雨,惹人憐惜不已。

皇太極心疼壞了,忙道:“好好的,怎麽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妾這是有感而發。”海蘭珠擦著眼淚,沖皇太極露出夾雜著喜悅感動的笑靨,再次說出了心裏話。“大汗,聽說承德山莊是明朝皇帝們避暑的好去處。不如我們趁著天氣好到承德山莊小住一段時間,說不得對大汗的病情有幫助。”

皇太極連連說好,顯然因著身體的原因,對權利並沒有什麽放不下的。這倒是好事,免得蘇清之還要搜腸刮肚的想損招兒,首先斷了大玉兒還想為自己、為兒子福臨放手一搏的念想。

是的,大玉兒肯定不會死心的。

好在這一輩子的她,根本不像上輩子那樣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以至於她得到皇太極以身體需要調養為由召集各大鐵帽子王、八旗貴族說‘八阿哥乃朕第一子’話語,指明要將皇位給蘇清之繼承的消息,已經很遲了。

皇太極本身鐵血帝王,獨斷乾坤。

身體的確由於常年累月禦駕親征的緣故,暗傷陳疴,不好好保養的話,沒有幾年活頭。其實大家都知道,唯一意外的就是,在海蘭珠的影響下,人到晚年的皇太極居然不貪戀權利,居然有想法禪位,將皇位直接禪讓給一個七歲大的黃口小兒。

這七歲大的孩子,都被意外的滿八旗貴族們說成黃口小兒,福臨那就更加小了,連七歲都不到,更加不是好的選擇。也就大玉兒異想天開想放手一搏,結果根本沒有出手的機會。

也幸好沒有出手,不然一曲《涼涼》送給她。

不甘心又如何,反正皇太極只是病了又沒死,還輪不到她一個困手後宮,還不受寵的女人有意見。

接下來,皇太極獨斷乾坤,任性定下蘇清之為繼承人,不日舉辦禪位大典的日期。三個月後,禪位大典以及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蘇清之雖說目前只有七歲,可個頭方面卻要高處同齡人不少。接近八|九歲的孩童,卻看起來更有氣勢。不是皇太極那種不怒而威,而是芝蘭玉樹,不可小覷。

三個月後,一切都順利過度。皇太極只給海蘭珠冠上聖母太上皇後的封號,剩余的後宮女人,如正宮娘娘哲哲、大玉兒之流,則交給蘇清之賜予封號,好施恩。

哲哲·科爾沁博爾濟吉特,理所當然的母後皇太後,歷史上憑借好運氣將幼子扶持上位的大玉兒則是升級成太妃,給予的恩典是等她的兒子福臨成年後,隨他出宮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