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章 金禾獎(第2/2頁)

笑聲緩慢地消失,會場重新歸於了安靜。

“出演《歲月忽已晚》以前我已經五年沒有拍電影,正處在為前途做決定的關鍵時刻。而這部電影帶給我的不僅是能繼續表演事業的決心,還有……讓我發現,原來我能做到的遠比想象中多,我熱愛這份工作。

“為了這個角色我準備的時間只有大概三個月,拍攝也不過四個月,但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走出來,分清了什麽是電影,什麽是真正該把握的現實。

“能獲得金禾獎,我要特別感謝《歲月忽已晚》的全部工作人員,感謝我最重要的對手戲演員紅棉,感謝編劇許穆老師。”方斐說,“是你們成就了我,這個獎不僅屬於我,也屬於劇組所有人的努力。”

他在此停頓,好像已經說完了。

台下,楊遠意偏過頭,與閔紅棉相視著笑了笑。

被漏掉後不失落是不可能的,但方斐前面說那麽多,楊遠意想,不光是快樂,也有方斐的掙紮——這些正是由於自己最初的看不清。

兩個人直至現在也沒真正重歸於好。

所以方斐應該怪他怨他,甚至於恨他,把他排除在感謝名單之外。

聚光燈中央,方斐抿起唇猶豫很久。站在這兒他能看見所有人的反應,空座旁邊,楊遠意正頷首,裝作平常地玩那枚袖扣。

方斐握緊獎杯:“還有……謝謝導演。”

那個人擡起了頭,灰藍色眼睛隔得遙遠也足以令方斐記憶復蘇。

“謝謝楊導。”

只重復了短短的一句話讓結尾不太有力,但方斐說不下去,腳底又開始有輕飄飄的感覺。他匆忙鞠躬,在掌聲雷動中盡量讓自己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方斐還沒意識到,他第二部 電影拿下這個獎有多重量級。

當下,星島的大禮堂光芒熠熠,方斐坐回位置,抓緊獎杯不放的同時聽見心跳聲不慢反快,快要跳出喉嚨。

“也謝謝你。”身邊的人說。

方斐“嗯”了聲,垂下眼,手指不安地繼續摩挲金色獎杯刻的那行字。

最後由組委會主席、星島著名電影導演頒發了“最佳影片”獎。似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歲月忽已晚》以高呼聲敗走麥城,未能在頒獎季繼續有所收獲。

獲獎電影的導演在頒獎台泣不成聲,高舉獎杯。

這一刻,方斐側過臉,注視楊遠意的神情。

男人慢條斯理地擡起手,鼓掌,唇角笑意是程式化的禮貌疏遠。

大約被注視總會有所感覺,楊遠意側過臉:“怎麽了?”

“……沒什麽。”

他只是好想知道楊遠意有沒有不甘心。

金禾獎的獎項設置少而精,能提名兩項且把一個獎杯收入囊中,在入圍的電影中不算好,但絕對也是很值得說道的成績了。

頒獎後是雷打不動的媒體采訪和after-party,能放進來的媒體大都比較沉穩,不以毒舌博出位,所以問的問題也圍繞獲獎感受都中規中矩。方斐回答時楊遠意站在旁邊幫他拿話筒,偶爾被cue到沒有得獎心情如何,他也答得體面而從容。

“對我而言,提名已經得到了組委會的認可,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方斐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整個劇組都會為他驕傲。”

因為劇組到星島的人不多,方斐簡單露了個臉,並未真的參加聚會或者享用冷餐。

他的心情還沒平復,受寵若驚與恍惚如夢反復交叉著卷挾方斐。回程車上,小艾為了讓方斐開心,讓他看大家發的祝賀微博。

方斐回復幾個好友的調侃,往下拉,最頂卻跳出一條新鮮的“@提醒”。

@楊遠意:@方斐 祝賀你,也謝謝你。

方斐先注意到的不是發送者,而是附帶在下面的照片。

交往不深的人喜歡用金禾獎官方的名單海報,或者《歲月》的電影海報、人物劇照之類;熟一點的比如邵青盛、趙荼黎、申燦等,要麽發自己和方斐的合影,要麽發當時包場支持電影的照片。

楊遠意發了一張膠片相片。

北灣,象山的秋夜,右下角日期在兩年前。

他穿著最普通的基礎款T恤牛仔褲和白球鞋,山間小路狹窄而昏暗,因為在爬坡方斐是低頭的姿勢,露出一截曝光時白得有些耀眼的後頸,凸出的脊骨都隱約可見。

沒有正面,卻誰都能看出相片中的方斐狀態放松。

那時他沉浸在不倫不類的約會,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

他想著即將看到北灣夜景,沒發現楊遠意在指揮他拍照前先偷摸用他的背影試過效果。

上坡路,楊遠意一向喜歡用隱喻。

方斐愣了愣,不易察覺地笑了,點進評論思考良久最終只留下一個小表情。

[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