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白骨(第2/3頁)

溫印也聽父親和祖母說起過這段。

李裕繼續,“李坦的外祖父在勺城不遺余力支持父皇,就是想父皇登基後,蔣家一門榮耀,也希望未來大的儲君有蔣家的血脈,成為蔣家的主力。而當時看,蔣家是真有機會,尤其是父皇還在勺城的時候,李坦出生了,還是個兒子。”

溫印眉頭攏緊,“你之前說,皇室容不下雙生子?”

李裕搖頭,“皇室是能有雙生子,但雙生子會被視為國運不祥,做幌子也只能是閑散皇子,棄子,且永不入京。儲君,同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一樣,雙生子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做太子,不能登基。並且,生過雙生子,日後便還有可能誕下雙生子,所以,不是明文規定,但這樣的情況,大都不會再讓這個後妃有皇嗣,即便有,也不能是皇儲。因為即便後面的孩子不是雙生子,他日後也有可能會生下雙生子。所以不是李坦和圖光兩人,是如果蔣家想要出儲君,就不能有雙生子。”

溫印這才真正明白顧慮。

李裕沉聲道,“所以李坦的外祖父千方百計要隱瞞過去,只能留一個。你也看到了,圖光明顯比李坦瘦弱,蔣家肯定要留強壯的一個,所以留下了李坦。按照李坦外祖父的手段,應當是要永除後患的,想救下圖光的,應當是她母親,而圖光所謂的祖母,應當是她母親身邊的忠仆,偷偷將人帶出來的。”

溫印恍然大悟,“所以那枚戒指……”

“是信物。”李裕出聲。

溫印終於知道舅舅為什麽會同這一切扯上關系了,這樣的人家送走孩子,是一定會留信物的。旁人看到信物未必知曉是什麽,但以後了信物,日後有一日想尋人的時候,是能尋到的。

舅舅是因為那枚戒指……

溫□□底好似針紮一般,難受,眼底也通紅。

李裕嘆道,“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父皇為什麽不喜歡李坦,但如果父皇私下知曉,是一定不會讓李坦做太子的,但李坦的外祖父急功近利,明知如此,還想把李坦往位置上送。李坦又受了外祖父的影響,處處急於表現,反倒引起父皇的厭惡……但就是我的猜測了,先不管這個,時間重新回到長寧九年。”

溫印目光也重新落在紙張的下半段。

“長寧九年,李坦的外祖父在滄州公幹,這就同圖光和舅舅在時空上有了焦急。你記得圖光說過嗎,出事之前,舅舅說要外出五六日,如果我沒猜錯,應當是去了滄州北邊吧。”

“你怎麽知道?”溫印看他,“舅舅是去北邊談馬匹生意的,因為那處離巴爾近。”

“那就對了。”李裕看她,“李坦的外祖父那個時候正好在滄州北邊,圖光給舅舅那枚戒指,讓李坦的外祖父看到了,李坦雙生子的身份不能敗落,這是忌諱,也會斷送蔣家,所以李坦的外祖父起了殺心。他一定打聽到了你舅舅的身份,也問過這枚戒指哪裏來的,但你舅舅是婁家的人,這個身份太特殊了,不是簡單殺人滅口就能搪塞過去的。因為婁家雖然是商家,但婁家的女兒,一個嫁給了永安侯,另一個即便知道的人很少,但李坦的外祖父同你祖父交好,他一定知道另一個女兒嫁給趙國公的兒子。阿茵你想,這麽復雜的關系,如果你舅舅忽然死在滄州,永安侯府和國公府會不會徹查?”

溫印徹底明白了,“會,一定會查,還會查到底。”

李裕繼續道,“這就是李坦外祖父的厲害之處,他同你祖父是好友,所以很清楚永安侯府並不知道圖光的事,你舅舅是偶然遇上的,所以,只要你舅舅死,圖光死,此事就作古了。那剩下的,就是讓你舅舅的死,合情合理。”

溫印攥緊指尖。

李裕又道,“首先,舅舅死於一場暴雨滑坡泥石流,是這天災,是意外,如果這場暴雨泥石流能瞞過去,是最好的;其次,如果有人起了疑心,再追查,會發現印子錢,婁家怎麽借印子錢,還是十年死簽的印子錢,一看就是有問題,會讓人追著去查印子錢,所以再怎麽查,舅舅也是死於商家糾紛,或者,是被人訛詐,但再想查下去,你想想還有什麽?”

溫印背心冷汗,“滄州動亂,唯一一處有線索的錢莊也少毀了,沒有留下任何資料,人也死了,線索徹底斷了,沒有人會查得到。”

李裕頷首,“是,這是一個局中局,為的就是殺你舅舅滅口,沒有比東陵奸細混入城中更好的借口可以交差的。這其中還有一處關系,因為馬匹生意很特殊,會牽連到巴爾,巴爾商人一旦叫喚,還是會有人注意,所以阮家被推了出來,占用了你舅舅的左右資源,巴爾人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麽,因為阮家什麽都有,所以,通過阮家,很妥善得封住了巴爾和東陵商人的口,只要有利益,誰都不會去管早前的婁家,而這件事裏,有何讓李坦的外祖父看到阮家能用,就這樣,阮家同蔣家走到了一處,替蔣家做事。如果我沒猜錯,圖光家在南邊,都被燒了,也沒了活口,蔣家應當沒有留下這個年紀的孩子。所以,在李坦的外祖父看來,都解決了,一勞永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