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5/5頁)

苗利民起身在辦公室裏來回溜達,琢磨宋恂這個主意的可行性。

公社裏這些匠人的手藝是沒得說的,都很能拿得出手。

只是這一二十年裏,不允許個人承包建築工程,生產隊組織的建築隊也多是臨時的,有活就接,完工散夥。

沒有一支固定包攬工程的建築隊。

那些手藝人,雖然有手藝,但是其實賺不到什麽錢。

他們幫人蓋房子,主家能管個三餐,其中一餐有個葷菜,就是頂好的條件了。

“以前也有些散裝工程隊接過幾個工程,不過都幹不了多長時間。咱們公社的建築項目有限,一年有兩三個大項目就不錯了。如果你說的這個工程隊,承接不到外面的工程,興許也是散夥的結局。”

宋恂笑道:“以咱們那些工匠的手藝,只要能作出一個樣板工程,將咱們團結公社建築隊的名聲打出去,之後的路子只會越走越寬。如今地區和省城的城建項目很多,只要把第一步跨出去了,以後就好辦了。”

“哦,你那邊是不是有什麽消息?”

“有一個不算大的項目。但是做好了,可以算是一個樣板工程,盡快打出名聲。”宋恂直言道,“縣制衣廠打算在原來廠址的南邊,擴建一片廠房。工程難度不大,但是縣制衣廠的生產任務重,對工期的要求很高,一個月內就得完工。”

“這麽大的事,怎麽沒聽縣裏有消息傳過來?”苗利民疑惑地問。

“他們單位內部有分歧,之前沒商量好用縣裏的工程隊,還是對外招標。”宋恂好笑道,“這個消息還是小羽告訴我的,她在大瓦房當電話員,消息比我靈通。”

苗利民問:“那他們現在決定對外招標了?”

“對,縣工程隊的業務挺多的,制衣廠的要求太嚴格了,他們忙不過來。所以,制衣廠打算在年後對外招標。”

“一個月的工期,工程結束時,怎麽著也能拿到一半的工程款吧?”苗利民又問。

對於付款的問題,宋恂不敢保證,只說:“盡量爭取吧。”

苗利民已經在心裏認定,這筆工程款可以在完工時收入囊中了,到時候第一季度的賬面上肯定能好看不少。

他讓宋恂去辦公室外面等著,自己則召集在家的班子成員開個碰頭會,商量臨時籌建一個建築營造廠的可能性。

直到天色漸暗,這個碰頭會才結束。

宋恂一直在通訊員的小單間裏等著,眼瞅著其他工作人員都下班了,他才被苗書記重新叫回辦公室。

“你盡快回生產隊交接一下手頭的工作,這兩天就來公社上班,擔任工業辦公室生產組的組長,爭取將建築營造廠在過年前組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