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鏡書坊既然有膽氣把大梁城內各大盜版書商告上官府,自然是有倚仗的。

就和梁帝那天發現的一樣,這些書商最善於投機倒把,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小心思,但真當對簿公堂時,一個個嘴卻比煮熟的鴨子還要硬。

這個說天底下沒有作品名稱雷同就算抄襲的道理,還倒打一耙,指責鏡書坊仗勢欺人,蠻不講理;那個理直氣壯地宣稱他們只是“借鑒”了一些晏河清的靈感,全文沒有一句話是一模一樣的,憑什麽叫抄?不僅如此,還搬出了很多前人化用古詩句的例子來給自己站台,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

堂上負責此案的審理官被一屋子人吵得腦瓜都突突直疼,煩悶地拿起手邊的驚堂木,正想讓這群聒噪的家夥們別嚷嚷了,就聽外面有人高聲傳道:“晏河清到——”

原本樂呵呵吃瓜的圍觀群眾這下可不淡定了,都瞪大了眼睛望向那個方向,想要知道寫出最近風靡整個大梁的暢銷話本作者究竟是何許人也,長什麽模樣。

那官員也因為這聲稟報愣了一下,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看到景星闌一身普普通通的平民打扮,穿過人群,走到了堂前的空地上。

他躬身行禮道:“草民晏河清,見過審理官大人。”

審理官:“…………”

屁股下方的座椅突然就變得滾燙了起來。

他好歹也是京官之一,怎麽可能沒見過當朝王爺長什麽樣?

但是想到今早王府派人來打的招呼,審理官只能暫且按捺下心中坐如針氈的焦灼感,清了清嗓子,努力維持住臉上威嚴的神情,喝問道:“那晏……晏河清,你既來此,有什麽想對本官說的嗎?”

話一出口他就心道糟糕,面對和案情相關的重要人物,哪裏有像他這麽發問的。幸好在場暫時沒人發現這個錯誤,都在盯著堂中“晏河清”的背影議論紛紛。旁邊幾位書商盯著他的目光更是既貪婪又憤恨,景星闌不用猜就知道,這些人想的肯定是等案子結束後對他能拉攏就拉攏,不能拉攏就盡快做掉。

他擡起頭,面不改色地回答了審理官的問題:“大人明鑒,我今日來,只是為了問諸位書商幾個問題,若是他們都能答上來了,那我便讓鏡書坊撤了這個案子,並從此既往不咎。”

“哦?什麽問題?”

“第一,”景星闌聲音沉靜,條理清晰道,“請問張老板,據我所知,城中第一批運往外地的通名書籍,就是出自您名下的書坊,我沒說錯吧?”

張老板眯起眼睛,有些警覺:在場這麽多人,為何晏河清就專挑自己一個針對,難道是覺得他是個好捏的軟柿子?

他嗤笑一聲,倒也大大方方地承認了:“是,但那又如何?同名而已,就算你翻遍大梁律法,也找不出判定我是抄襲的條例!”

這位張老板,原是江南一座大書坊下分店的掌櫃,幹了四五年後便自立門戶,靠著一本從各種野史正史中東拼西湊來的《霍去病神俠演義》,一舉打響了書坊的名氣,在江南一帶賺得盆滿缽滿。他的作風就是只要賺錢,不擇手段,不要臉皮,別說其他競爭對手了,最後就連老東家最後都敗在了他的手下,被張老板的書坊徹底吞並。

而因為掌握了財富密碼,他不僅把書坊開遍了大江南北,並且可以說是全大梁推陳出新最快的書坊之一了。基本上,店內售賣的書籍,都是迎合那些基本沒讀過什麽書、卻又對各種英雄傳奇故事有著強烈渴望向往的普通老百姓們。

比起正文,插圖占了全書三分之一以上的內容,張老板還特別了解擅長營銷爆點,給歷史人物編纂出各種香艷情史來吸引人們爭相購買,什麽給嶽飛安排一個匈奴少女弄點愛恨糾葛啦,給霍去病和衛青寫個纏綿十余年藕斷絲連的寡嫂啦……總之,是怎麽吸引人眼球怎麽來。

要是放到現代,那這位張老板絕對是幹營銷號的一把好手。

兩年前,他把生意做到了天子腳下,可京城哪裏是那麽好混的地方?張老板在見識到京商的權勢和財富後,貪欲也越來越大——賣書這門生意,哪裏有販鹽販鐵,當皇商來錢來得快?

但是也不是誰都能打通其中關節的,就像之前劉十一費盡心思找人想進大梁城經商一樣,張老板自然也想到了動用自己的人脈。可這一項項的開支、路費、成本,光是送禮就是個天文數字。他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資金,手頭的錢正緊張呢,急得恨不得去乞丐碗裏掛一層油下來。

好巧不巧,就在這個時候,晏河清的書撞到了他的眼前。

起初,張老板也和其他書商一樣,看出了鏡書坊背後有大人物,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大概是巨大的利益和缺錢的急迫讓他喪失了冷靜思考的能力,最終,張老板一咬牙,使出了從前在江南做生意那會兒,那些書商用來對付他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