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陳述和動搖(第2/4頁)

雞放進爐子以後今天的菜品就完成了一大半,陸蕓花順手從上次買的幹菌菇袋子裏找出來一個小袋子,打開後裏面是灰色幹蘑菇。她取了一小把出來把它們泡在水裏,等著這木耳吸飽了水膨起來。

雖然模樣和從前見過的木耳不大一樣,泡發後整體呈現一種灰蒙蒙的灰藍色,但這個東西吃起來確實木耳的口感味道。

吃的時候也需要一些前處理,現在的處理手法已經很成熟了,大家一般叫它“脆蘑”,常有村民帶到縣裏去賣,大些城市的幹貨店子裏也會有。

不過烹飪手法依舊沒什麽出奇的,大家或是伴著豆醬就麥粥吃,或是煮熟了加芥末和青蔬涼拌,做夏日佐餐小菜。

做蘑菇炒蛋的蘑菇是陸蕓花昨天去攤子時候偶然買到的一些山菌,不知道哪個鄰山村子裏的村民偶然在山裏找到的。

照理說他們這地方現下不會有蘑菇,但山裏氣溫莫測,有的深山底下帶著溫泉水脈,本身又處於山凹裏,這種地方雖不適合高大喬木生長卻很受蘑菇的歡迎,對山下的村民來說更是上天的饋贈。

收來的一小筐子裏面各式各樣的蘑菇都有,有一些蘑菇味道特殊,和其他菌菇同炒會相互影響,今天不會選這一類來炒菜。

若是一盤子菜裏這個香那個也香,且香味都獨特濃烈,最後只會沒個重點,倒是叫哪一種吃起來都沒那麽好吃。食材結合考慮的是味道口感互相襯托、互相融合,所以陸蕓花今天只選框子裏肉厚且數量最多的一兩種蘑菇合炒。

幹菌子做湯、鮮菌子炒,要不是今天遇上了新鮮蘑菇,陸蕓花還不會做這道“蘑菇炒蛋”呢。

叫花雞需要起碼一個時辰,陸蕓花便只泡了木耳,轉而開始做醬坊工人們的“鹵肉拌面”。她知道大多數工人因為包午、晚兩餐,會在早上直接來醬坊,空著肚子幹活,因此會每天出攤回來就做了飯食往那邊送。

上次做的時候家裏也跟著吃了鹵肉拌面,因為算是醬坊開工的第一頓,陸蕓花便幹脆把家裏剩下豬肉都鹵了一頓吃完。

當然不是她犯傻、當冤大頭,而是因為家裏豬肉本身剩得還挺多,這肉之前放在陰涼處還有冰箱一般冷凍效果,到後頭就只有“冷藏”了。眼見著天氣越來越熱實在放不住,家裏甚至為了早點吃完剩下的豬肉而連續燒了好幾次肉,就因為燉肉消耗的豬肉最多。

這樣吃居然還剩下一些肉,自家實在吃不動了,正好當做醬坊“開門紅”。開工第一頓本身就要豐盛些,一頓鹵肉拌面也算是討了個好彩頭。

當然,若是醬裏全是豬肉丁也不太可能,陸蕓花放了豆腐進去,叫鹵子裏的料看起來更豐盛,起碼拌面時候不會讓人覺得光是醬汁,顯得寒酸。

不過這種放豆腐的做法可不是陸蕓花舍不得豬肉就跟從前學校食堂學習,想用豆腐、土豆來冒充豬肉,而是拌面的鹵和蓋飯的鹵不一樣,本身就要有些菜才好吃。

在比日常鹵水質地更加濃稠的鹵水裏面煮出來、吸飽了香料味道和汁水的豆腐吃起來味道並不輸於豬肉,是另外一種好吃,甚至陸蕓花吃膩了鹵肉,相比之下更喜歡鹵豆腐,自家吃的時候面裏再加上最近新買到的素油新鮮炸出來的油潑辣子,好吃得不得了。

“阿娘,我先去醬坊送飯。”陸蕓花手腳麻利,很快就把飯菜做好了,把東西利落地搬到小板車上,出門時候揚聲和余氏打了聲招呼。

余氏應了一聲,早都把蒜剝好洗好,這會兒正和呼雷、小老虎玩飛盤呢,一人兩寵看她走遠才又開始玩起來。

“……呼雷那邊,去!”

.

因為卓家本身就在村子最裏面,醬坊位置也離村子中心比較遠,一路上都沒遇到什麽人。陸蕓花輕松推著小車子到了醬坊,日頭已經升起來了,剛剛遠遠看過來的時候只看到這邊一片藤編帽子,這是她給每個人發的遮陽帽。

才到門口,同樣帶著藤編帽子、膚色黑了不少的陸勤咧著一口相比之下十分醒目的大白牙跑過來趕緊把板車接過去,笑呵呵道:“我來、我來,蕓花辛苦了!”

他對鹵肉拌面的味道很熟,之前吃過以後幾乎後幾天做夢都是這個味,一湊近就嗅出今天午食是鹵肉拌面,心中歡喜難以言喻。

在陸蕓花眼中陸勤整張臉幾乎在瞬間亮了起來,整個人突然“開花”了似的,看起來高興地不得了。她啼笑皆非,幾乎要揶揄幾句“陸勤哥就這樣喜歡鹵肉拌面”、“陸勤哥你高興得也太明顯了”之類的話。

卻見陸勤不知怎麽,整個人又一下“枯萎”,拉著板車的動作也頓住,看看板車又看看工地方向。他臉上喜悅表情轉為苦澀,舔了舔嘴唇又咽了一口唾沫,猶豫一下才在陸蕓花不明所以的疑惑眼神中慢吞吞說道:“蕓花……要不你這面還是拿到攤子上去賣吧……你給的工錢也高,這飯菜又好,實在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