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渤海隧道計劃會議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是建在島國津輕海峽的青函海底隧道,全長53.85公裏,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裏,從1964年動工至1987年建成前後用了23年時間,這一條隧道主隧道全長53.9公裏,其中海底部分23.3公裏,路上部分本州一側為13.55公裏,北海道一側為17公裏。這條隧道建成並通車,結束了東瀛本州與北海道之間只靠海上運輸的歷史。

一直以來,青函海底隧道都是東瀛建築史的驕傲,被東瀛視為高科技技術的象征,與東瀛的高鐵一樣,不斷對外宣傳。

而毫無疑問,一旦渤海隧道投建並建成,以它一百多公裏的長度,超過青函隧道成為世界第一海底隧道,簡直是輕輕松松。

到時,華夏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的讓世界矚目成就,必然會有渤海隧道一個!畢竟論起施工難度之大,這條渤海隧道還會在港珠澳大橋之上。

秦元清查看了一應資料,這渤海隧道計劃,當真是一個國家級的浩大工程,計劃投資兩千億元,可以說在單個工程項目上這估計就是見過來最大的投資金額,畢竟當年的三峽大壩項目總投資也只不過九百多億元,之所以三峽工程靜態總投資達到2000億,那是包括移民安置、征地等等。

就如現在還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預計在竣工時總耗資也差不多一千億出頭。

也就是渤海隧道的投資,足夠修建兩條港珠澳大橋了。

況且,2000億元只是預計投資,往往這樣的大型項目,後期追加投資是常有的事,說不定最後總投資都會奔著3000億元甚至是4000億元都有可能。

之所以造價這麽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底隧道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造價自然也比橋梁要高了許多。

“國家現在的手筆真是越來越大了,大手筆開始以2000億元作為分界點了!”秦元清暗自感慨地說道。

雅魯藏布江流域三座大型水電站,投資也是2000億元,雖然說各種紛紛擾擾,可是在華夏堅定的態度和絕對的實力面前,那三座大型水電站還是進入施工階段。十座三代技術核電站,投資其實也是按照2000億元作為起點。

現在,還要加上這次的渤海隧道計劃!

這些大型基建工程,毫無疑問都是國家力量主導,私人公司根本不可能投入在這種建設周期長、回收成本周期長的項目上,而且施工技術也基本上掌握在國企手中。

所以別老是罵國企,國企確實做著很多國計民生的事。

晚上的時候,一輛車來到沙河校區接秦元清,經過一番身份驗證後,秦元清上了車,抵達機場後與上級領導一起匯合,來到了煙城市。

第二天早上9:00整,秦元清和領導一起邁入會場的時候,稍微一瞥,頓時已經明白國家的決心,不出意外的話,將會上馬渤海隧道工程。

看看這次的專家團,除了秦元清外,十位華夏工程院院士,七位華夏科學院院士!

會議室中,其他人看到陪同著領導進入會議室的秦元清,一個個都露出驚訝之色,隨後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會議主持人魯省的一位領導,介紹著專家團,除了多達十八位院士外,還有五十八位各大高校教授,七十九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鐵隧道集團等國字號大型企業的總工、副總工之類的技術專家,整個會議室超過了二百人。

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一次的渤海隧道計劃會議,與以往的會議不一樣了,規格上都提高了二個档次都不止。

以往的渤海隧道計劃會議,也有院士參加,但是大概就是二三位、三四位的樣子,主持會議的多是地方市領導,可是這一次卻是魯省相關領導主持會議,還有更高級別的領導參加會議,而且連秦元清這位華夏科研領域旗幟性人物都來參加會議。

看來,經過這麽多年的醞釀,上級對於渤海隧道計劃終於是要動真格了。

看看這個會議室,技術人員中,每一個起碼都是教授級的科研工作者或者工程師,副教授、高工都沒資格參加。

秦元清看著一個個技術人員談論著,很認真的記筆記,參加這次會議的技術人員,前期已經長時間參與渤海隧道計劃了,對於渤海隧道計劃比他要了解得多,都有各自關於渤海隧道計劃的思考。

這會議,也是一次思維智慧火花的碰撞。

渤海海峽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緣故,使得渤海的各個港口運輸航線全部從此地通過,也有十萬噸、二十萬噸的巨輪經常出沒,甚至今後也會有三十萬噸甚至是四十萬噸巨輪出入,這就導致了這個地方只能修建海底隧道,沒有修建橋梁的可能。

更別說,渤海海峽還是軍事戰略要地,甚至還會時常有航母通行,所以根本不存在建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