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龍戰於野(第2/3頁)

孫策頓了一下,清清嗓子重新來,“張文遠,縣城府城的書院怎麽建,趕緊說,說完我好回廣陵幹活。”

張遼:……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臭小子能耐了啊!

小霸王趕緊躲到柱子後面,“你說的好好說話,不能怪我。”

張遼磨了磨牙,“怪我,怪我平時對你太好,沒大沒小的怎麽和叔叔說話呢?”

“你放棄吧,休想占我便宜。”小霸王繞著柱子躲著朝臉而來的拳頭,同時不忘繼續捅火,兩個人跑的滿頭大汗,這才休戰停下來說正事。

鄴城書院走上正軌之後,冀州每個郡都要至少建一座向寒門開放的書院,只要能通過入學的考核,即便身無分文也能進去讀書,官府會提供衣食保障,如果表現的足夠優秀,得到的獎勵甚至能養活一家人。

當然,書院待遇那麽好也是有條件的,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人才一畢業就隱居山林豈不是白搭了那麽多年的培養,所以只要是書院的學生,出來之後都要在各地書院或者縣衙官署做事,做滿十年之後想走沒人攔著,不然剛畢業就玩消失,大牢也非常歡迎他們。

原煥剛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身邊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在瞎擔心,家境貧苦的寒門子弟有機會上進都不會不珍惜,在書院學習幾年出來就能擔任官吏,即便只是最基層的小官,那也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出路,沒有人會放著大好前程不去走反而學名士大儒歸隱山林。

孫策也是這麽覺得,不過他們家主公要加一個條件也沒什麽,畢竟建書院招先生花的都是府庫的錢,別說一個條件,主公就是提一百個條件都沒關系。

天底下家境貧寒卻想學習的年輕人多了去了,一個不願意有的是人想願意,再說了,想進書院門檻不低,一般人想進還不一定進得去。

然後問題來了,他頭一次當太守那麽大的官,整個廣陵郡十幾座城,不求一座城一座書院,至少廣陵城的書院得建起來,找地方蓋書院還有給學子們準備的衣服食物之類的他能解決,教書的先生哪兒找?

小霸王真的不知道上哪兒找那麽多先生,他自小在軍營裏混的多,讀書寫字是他娘親自來教,他不喜歡那些之乎者也,孫權長大後立刻讓孫權代他受苦受難。

他們家公瑾出身廬江周氏,是規規矩矩長大的世家子,世家有自己的家學,一家不夠的話,幾家湊在一起只教他們族中子弟的也很多,讓世家子出來教導寒門子弟讀書比殺了他們還難受,不是每個人都像鄭玄鄭老爺子那樣人好還博學。

廣陵郡每座城都有那些宗族的家學,他能輕輕松松找到適合做書院的地方,沒有先生來教導學生,再大的書院也沒有用啊。

唉,他也只是個剛及冠沒幾年的年輕人,如今卻在這裏幫那些同齡人來發愁讀書的問題,他可真是太厲害了。

小霸王搖頭晃腦一邊嘆氣一邊自誇,不知道是真的擔心找不到先生還是怎麽,總之在張遼看來,這小子比上次見面更欠揍了。

沒辦法,自己人總不能不管,這小子親爹不在跟前,他這個當叔的再不管,孩子被難為的半夜哭鼻子可如何是好?

“在族學教書管的是一群小祖宗,家族還不一定給束脩,官府的書院多設幾個官職,總有人願意過去。”張遼眨了眨眼睛,勾肩搭背和便宜侄子傳授自己的小竅門。

他張文遠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前幾年在渤海郡幹的那叫一個好,每年年底回鄴城都能被主公誇獎,整個冀州最優秀的太守就是他,連高順都要往後排。

建書院其實沒什麽難的,主要就是看當地有沒有足夠的銀錢支撐,其次就是主政掌管舍不舍得把錢花到寒門子弟身上,世家出身的官員大多不太樂意,他們高高在上慣了,在寒門子弟身上花一枚銅板都覺得是在浪費,同是寒門出身的他不一樣,反正不是他的錢,只要在主公允許的範圍內,花多少錢他都不心疼。

冀州別的郡大多只按主公的要求建兩三座書院,他直接在渤海建了八座,一個縣城一座書院,哪個縣都不會受委屈,可把他厲害死了。

教書先生也不算難找,縣城再小也有醉心經典古籍真有學問的長者,家裏有點權勢的就以官位相許,不在意官職高低的更好,能被孤本古籍打動的人才更適合書院,總之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輕輕松松就能將書院建起來。

只是有一點必須提前說清楚,教書的先生們德行比才學更加重要,如果德行有虧,再有才也不能讓他教學生,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書院教書也是這個道理。

各個城池裏想求學的年輕人很多,尤其書院不收束脩,考進去之後還管吃管住,事情一傳出去幾乎所有有資格參加考核的人都會去試試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