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烽火不熄(第5/5頁)

雖然他們家裏媳婦孩子都不缺,但是張文遠這混蛋太嘚瑟,他們實在看不下去,左右成親之後不需要他用那張臉去討好嶽家,較量起來也不用手下留情。

成了親的男人不能退縮,身上沒點兒真功夫怎麽好意思回家和媳婦溫存。

於是乎,犯了眾怒的文遠將軍在家歇了小半個月,直到那張俊臉恢復如初才敢去渤海上任。

外面天寒地凍,窗外雪花簌簌,自從開始下雪,原煥就再離不開爐子,不得已非要出門的時候必定裹得裏三層外三層,也就是他長的好看,又是個高挑的身材,這麽個裹法看上去也不顯臃腫,不然入眼就可能變成小家夥們那樣,一旦滑倒就能變成到處亂滾的圓球。

大雪連下了好幾天,道路不好清理,書院和官署都放了假,袁璟最近開始練字,小家夥志氣不小,剛開始握筆就以他爹做榜樣,立志要把字寫的和他爹一樣好看。

原煥謙虛的表示他這幾年疏於練習疲懶很多,不敢帶壞小孩子,練字是個苦功夫,他回頭問鐘繇討幾副字帖來給小家夥參考,要學就學大家,鐘元常的字比他好看多了。

袁璟小公子不理會他爹的勸告,在他心裏父親是最厲害的,幹什麽去找別人要字帖,不要。

小家夥拒絕的幹脆,聽的老父親直感嘆,然後他就以教家中小輩習字為由找鐘繇要了字帖自己欣賞。

計劃通。

他們忙活了一整年才爭取來冬天安逸度日的機會,只是安逸日子沒過幾天,麻煩就來了。

或者說,不是麻煩,而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天地間雪花紛飛,大街上不見人影,荀彧急匆匆通知其他幾人到他們家主公府上議事,冒著風雪匆忙前來,甚至連一貫的溫和淡然都維持不住。

關中百姓大饑,朝廷無糧賑濟,司徒王允派兵強搶富戶激起民憤,小皇帝一氣之下只帶了幾個親信跑出皇宮,只給楊彪留了封信就不知所蹤。

對王允來說是不知所蹤,對荀彧來說,他得趕緊通知他們家主公,然後派人去城外接人,再不去接應,當今天子就要凍死在鄴城外面了。

原煥眉頭緊蹙看著荀彧遞過來的帛書,揉揉額頭長出了一口氣,他知道京城會亂,所以特意提前做了準備,原以為情況不會壞到史書上那種地步,沒想到即便提前有準備,長安的亂象也依舊觸目驚心。

縱然李傕、郭汜等人在董卓伏誅的時候就和他們的老領導共赴黃泉,倒黴的小皇帝也還是沒能擺脫如履薄冰的日子。

史上是王允沒能安撫好董卓余部,導致他們叛逆心上來反客為主,殺入關中屠戮長安百姓攻剽城邑,後來內鬥互相攻訐,又把長安周邊的地方禍害的幹幹凈凈。

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整個關中由幾百萬人銳減到幾十萬,要知道司馬氏一統三國的時候,整個蜀漢的人口都不到一百萬,李傕等人兩三年的時間就禍害沒了好幾個蜀漢,可見離譜到什麽地步。

關中是朝廷掌控的最後一塊地方,要是連關中都沒有,大漢連名存實亡都算不上,這是能直接宣告滅亡的程度。

沒了郭汜、李傕,王司徒的離譜和那倆人不相上下,關中被嚯嚯沒了,漢室復興可以說再沒有半點希望,要人沒人要兵沒兵要錢沒錢要什麽沒什麽,即便小皇帝的皇位名正言順又能怎麽樣呢,他除了皇帝的名號什麽都沒有了。

原煥低聲嘆了口氣,如今這種局面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也是他們暗中推動才形成的,天子主動來投,他們甚至不會背上脅迫天子的罪名。

只是他以為小皇帝會在熬不住天災的時候才會離開長安,沒想到天災還沒開始發威,王司徒這個人禍就先把關中攪和得雞犬不寧。

關中地區民生凋敝,朝廷如果有心經營,只要皇甫嵩能擋住西涼的兵馬,沒有郭汜、李傕等人作亂,小皇帝的人身安全沒有威脅,再有冀州送去的救命糧,想繼續苟著不成問題。

天災難躲,人禍更難防,王允曾經是個好官,可惜就是活的太久了。

小皇帝來到鄴城,他們便不能再對關中不管不問,如此也好,至少不用再防著王司徒偷偷摸摸背後捅刀,“文若,傳信給衛伯覦,讓他盯緊西涼兵馬的動靜。”

關中大亂,天子失蹤,皇甫嵩只有三萬兵馬,如果馬騰、韓遂鐵了心的想打,那三萬兵馬絕對擋不住西涼軍的鐵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