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烽火不熄(第4/5頁)

和張遼相比,高順和趙雲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少了許多,他前些天給幾個沒成家的武將送信詢問是否有成親的意向,高伏義和趙子龍都表示隨他安排,只有張文遠洋洋灑灑寫了一堆有的沒的,最後在末尾扭扭捏捏加了一句不要求家世,只要模樣好看就行。

當事人都這麽說了,挑的時候自然注意著,只是如今的男女大防雖然不像後世某幾個朝代那般嚴重,尋常也見不著世家女出來拋頭露面,這個時候就輪到社交小達人出面了。

荀文若好友遍天下,家中女眷逢年過節自然少不了來往,正適合來參謀幾個小夥子的婚事。

張遼嘴上說著不好意思,看名單的時候卻一點也不含糊,只是紙上只寫了人家姑娘的家世和年紀,其他什麽都沒有,他看老半天也看不出花兒來,只好把名單還回去,一臉老實的表示主公做主就好。

他再怎麽沒規矩,也知道不可能把人家姑娘喊來和他相看,他自個兒沒臉沒皮也就算了,人家姑娘還要嫁人,反正主公挑的一定比他自己挑的好,他就不自個兒操這個心了。

原煥搖頭笑笑,讓這人趕緊回府睡一覺,不能仗著年輕就不把身體當回事兒,不然身上有了病症,將來有他哭的時候。

他之前算著這家夥大概這幾天回來,可沒想過他會在大早上的回來,連夜趕路也不嫌折騰,回去養足精神再過來。

張遼喜滋滋的應了一聲,想著他的事兒已經交代完了,留在這兒只會打擾他們家主公處理正事,這才起身告退。

原煥無奈的看著活力滿滿的年輕人走遠,將名單放回書案下面的暗格裏,拿出另一張紙寫寫畫畫,思索張遼成親後把人派去什麽地方。

公孫瓚成功拿到食鹽生意,正是吃人手短拿人手軟的時候,對冀州的態度是相當的好,他把袁紹送出去的那個渤海太守的位子拿了回來,渤海靠近青州,那邊只有張郃和太史慈,得再派個得力幹將去鎮守渤海,這樣一旦青州有變,他們可以立刻從渤海出兵。

張遼的功勞足夠,只是性子太不穩重,不過再一想想,有張郃和太史慈穩重就夠了,加個敢沖敢闖的張文遠正好互補。

高順和荀攸在中山,北邊的布防他不擔心,倒是西邊太行山一帶不得不防,呂布這種撒手沒的武將要留在身邊聽候差遣,正好麹義熟悉和胡人作戰,派去常山既可以防止太行山裏生變,又能防止胡人南下侵略,一舉兩得。

那些通過官署考核的士子已經派往各郡,沒有意外的話,其中歷練之後能主管一郡的人才就兩只手數不過來。

察舉沒前途,還是考試來人才快,可惜現在不是推廣的時候,再等等,再等幾年就不用擔心人才不夠用了。

冀州、兗州、豫州是大漢人口最多的三個州,三個州全部在他的掌握之下,只憑人口基數他也能挑出更多能用之人。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從秋天進入冬天,袁術支棱了沒幾天就放棄了勤政愛民,在身邊人慶幸的目光中,再次恢復他的紈絝生活。

秋天吃柿子,南陽的柿子結的好,摘下來挑好的給大哥送去,一車不夠再來一車,如果大哥府上那個天賦異稟的廚子再弄出什麽好吃的法子,還他一張食譜就行。

吃完柿子還有梨子,梨子吃完之後淮南的柑橘也能吃了,柑橘剛送走,清熱潤肺的柘也能紮成捆運過去,大哥去年用這玩意兒弄了不少糖,嘿,一定是惦記著他嗜甜,所以才特意搗鼓這東西。

去年不知道大哥身邊的人那麽有本事,今年知道了當然不能錯過,他特意在南邊買了許多莊子種柘,今年肯定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給大哥送東西只是單純的孝敬兄長,才不是眼饞大哥府上的食譜,畢竟他和大哥自小一起長大,家裏有的東西他都有,怎麽會眼饞這點東西,大哥不要誤會,當然,如果大哥實在想要回禮他也不介意。

親兄弟也要有來有往,禮輕情意重,他不嫌棄食譜不適合當禮物,只要是大哥送來的東西他都喜歡。

原煥府上一年四季沒有斷過時令果蔬,每次聽到府上管事來說南陽那邊送了東西過來他都很想說,如果袁公路把搜羅東西的心思用在和袁紹爭地盤上,他們兄弟倆誰走的更遠還真說不準。

如此鍥而不舍,誰敢說他沒有毅力。

也是個人才。

袁璟小家夥病好之後很快恢復書院生活,原煥這回不敢再掉以輕心,書院不能帶奶娘侍女,他便給袁璟和郭奕一人挑了兩個年紀大點的書童,既能和他們一起進學也能順便照顧他們。

張遼的親事也定了下來,小夥子高高興興的把媳婦娶回家,第二天就被幾個好友拉到大營裏比拼身手,主公只說成親當天不能鬧,沒說成親第二天也不能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