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雨欲來

人在忙碌的時候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開春。

原煥之前打算天暖和了就離開莊子,可惜天不遂人願,從第一場春雨落下,淅淅瀝瀝的小雨就一直沒有停過。

春雨貴如油,油太多了可就不值錢了。

中原內亂,冀州遠離戰場,難得在之前的戰亂中保存了大部分實力,郡縣太平,百姓看不到戰亂,就不覺得戰火會燒到自己跟前。

兵強馬壯,人禍可防,天災不可防。

原煥對農事不太了解,不知道雨下到什麽程度算災,但是他知道連下那麽多天的雨肯定不正常,雨天不好出門,他也不敢冒雨長途跋涉去鄴城,只能盡快下令各郡縣檢查溝渠排水的狀況,有損壞的地方立刻修繕,免得真有天災反應不及。

冀州一帶水流眾多,萬一真的出現水災麻煩就大了,救濟難民的糧食要提前準備,最重要的是,洪水過境,春耕必定要耽誤。

萬幸他們現在不缺糧食,如果手頭無糧,遭難的百姓沒法安置,春耕被耽誤,下一季的收成就化為烏有,百姓青黃不接,官府無力救濟,民間想不亂都難。

冀州的溝渠水利都是以前留下的,好些年沒再動過大工程,得挑個合適的時間重新規劃水道,好在兗州的基礎建設已經進行了大半年,兩州都是產糧大州,遇到災年也能相互扶持。

前幾日曹操從兗州傳來消息,提到要置典農校尉一職,在他沒有注意的時候,曹老板身邊沒有荀彧也慢慢有謀士大才前去投奔,兗州位於中原,他治下的名士想要有一番作為,首選自然是本州州牧。

這年頭只要頂頭上司的性情說得過去,沒有多少人願意千裏迢迢去別處謀生。

父母在,不遠遊,人都留戀故土,朝廷強盛時,年輕人有沖勁兒想要建功立業,第一選擇自然是京城,不過即便如此,等沖勁兒過去了也還要葉落歸根。

現在朝廷式微,各州郡甚至幾個縣城幾個山頭聯合起來都想豎起大旗自立,有志之士建功立業的第一選擇也從京城變成了老家附近。

程昱大才,諸葛一家也是大才,尤其諸葛家那位年齡尚小的二郎諸葛亮,誰見了能不眼饞?

六邊形戰士可遇不可求,現在諸葛丞相人還小,可以繼續留在泰山郡家人身邊,等到過幾年長大,說什麽也要想辦法把人哄過來。

曹老板過年沒能和家人見面怨念頗深,不光家書寫了一大摞,給他的信也是厚厚一摞,述職報告不像述職報告,家書又不像家書,不倫不類的看上去還挺好玩。

幸好沒有一言不合就寫情詩,他知道曹孟德文采好,好文采可以用在招攬人才上,他這裏就不用廢那麽多心思了,真的不至於。

兗州的狀況隔幾天就會送到中山,信上也沒有寫太多,倒是暗戳戳陰陽怪氣把兗州的世家罵了個遍兒,從那些不接他征召還罵他的名士大儒,到時不時派人到兗州打秋風的朝廷,有一個算一個,全在信上吐槽了出來。

能把曹操難為到這種地步,朝廷和兗州世族也是沒誰了。

現在的曹老板有冀州做後盾,心態比史上這個時候好了許多,至少在挨罵的時候沒有直接把人拉出去砍了,而是記在心裏寫信吐槽,這樣就很好。

世家大族是把雙刃劍,支持他的時候可以把他推的很高,一旦刀刃相向,立刻就能把他摔下來,君不見史上曹操只殺了一個邊讓,就讓兗州的世家和離心反目,差點被以陳宮為首的世家弄的連落腳之地都不剩下。

像邊讓那種拿捏不住的名士大儒,不要拋棄,不要放棄,用點小手段禍水東引,把他弄去別的地方,耳根子清凈了。

兗州不留,不如來冀州,鄴城藏書樓歡迎各種古怪脾氣不好相處的名士大家,不會和人相處不是事兒,懂得和書相處就行。

原煥一頁一頁看完曹操的來信,當天就把回信送到兗州昌邑,著重強調了如果有看不順眼的名士清流盡管想辦法讓他們來鄴城,不怕來的人太多,藏書樓裏塞滿了各種典籍,來多少他們就能收多少。

受到回信的曹操:……

雖然但是,其實也沒那麽多人得罪他。

他怎麽說也是朝廷任命的兗州牧,當初帶兵抵抗黑山賊,解救兗州百姓於水火之中,這都是實打實的功績,世家大族可以高傲,但是不能不講道理,他們太不講理,雙方起了沖突百姓也不站在他們那一邊。

也就邊讓那種持才傲物的家夥不把他放在眼裏,不過是嘩眾取寵貽笑大方罷了,他曹孟德這麽大度的人,怎麽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既然那些家夥能入了大哥的眼,那就聽大哥的,想法子讓他們給大哥幹活兒去,免得留在兗州惹人厭。

泰山賊被平定,臧霸孫觀那些賊頭子搖身一變成為官兵,陶謙知道那些人接受了兗州的官職後慪的不輕,要不是徐州還在休養生息,不能和兵力強盛的兗州開戰,他甚至想兵臨泰山郡外親自質問臧霸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