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舉世皆濁(第2/3頁)

農忙結束之後,府裏的管事就提到過今年秋天涼的慢,如果冬天沒有大雪,來年就可能有天災發生。

他不懂農時,但是他知道如果冬天是暖冬,來年春夏再遇到水災旱災,秋收的時候就很有可能迎來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一來,地裏的收成什麽都別想落下。

蝗蟲過境,那是連草葉子都不會留下的恐怖場景,而且只要成災,那就不是一州的事情,大漢十三州,至少有一半要受到影響。

最先賣出去的鹽最好不要換成錢,在這中情況下,糧食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官府沒有足夠的糧食能穩住糧價,一旦物價飛漲,那就是人相食啖、白骨委積。

冀州和兗州豫州情況不會那麽糟糕,就算他們這一年接納了很多流民,從郿塢搬過來的糧食也能撐上一陣。

曹孟德和孫文台在兗州的屯田事業幹的如火如荼,只要明年能有大豐收,兗州的情況基本就算穩住了。

前提是,沒有天災。

他手上有那麽多糧食尚且擔心顧不住,別的地方情況只能更差,尤其是朝廷掌控的司隸一帶,他怕即便沒有郭汜李傕作亂長安,小皇帝也依舊會落得食不果腹的境地。

如今不是和朝廷正面對上的時候,有王允等人把持朝政,他也沒有理由“挾天子以令諸侯”。

小皇帝年紀太小,王允把持朝政,那人已經不是那個臥薪嘗膽來除掉董卓的王司徒,沒了董卓那個心腹大患,他怕是已經忘了謹慎二字是怎麽寫的。

就算小皇帝想要振作,以朝廷目前的情況,他也沒辦法越過王允來發號施令。

小皇帝過的太慘,整個天下都會變動,朝廷再怎麽弱勢,只要台子還能搭起來,擁兵自重的各路人馬就不會太過分。

不能讓小皇帝的情況太糟糕,他就得盡量穩住關中的情況,讓朝廷只在關中一地折騰。

局勢千變萬化,各路諸侯都在忙著鞏固根基,冀州的實力在各州之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只要腦子不抽,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主動來招惹他。

今冬要忙的事情不少,郭奉孝不能再懶散下去,那小子再把所有事情都推給荀彧,他就親自去議政廳盯著他們倆處理公務。

燭火閃爍,燈下美人皎然如璧,別有一番韻味。

陶姬看了看天色,感覺時間差不多了,將爐子上溫著的藥拿過來,催著他們家大人趕緊休息。

疾醫叮囑過大人不能熬太晚,現在已經到了時辰,再不休息明早又要難受。

原煥揉揉手腕,看著那一碗黑漆漆的湯藥嘆了口氣,這中難以下咽的東西,一口一口的喝最難熬,不如直接一口悶。

主院漸漸陷入沉寂,侍女仆從輕手輕腳退下,生怕打擾到主人家休息。

另一邊,荀彧和衛覬魯肅等人商量好販賣細鹽的條件,等他們簽下盟書,然後讓下人帶他們回去休息

夜色已深,他們卻完全沒有睡意,郭嘉和荀彧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回到議政廳,這個時候不好打擾主公歇息,正好再想想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郭嘉伸了個懶腰,回到自己的位子坐好,趴了一會兒才有氣無力開口,“主公遠在冀州,卻要操心關中的事情,陛下和王司徒不會因此嘉獎於他,何苦如此勞心費力?”

按照他的意思,現在最該做的是積攢實力,定國安邦不是他們該管的,主公有濟世之心,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身。

若是連自保都做不到,又談何濟世救民。

天下將亂,朝廷已經沒有救回來的可能,中原的各路諸侯看上去只是小打小鬧,其實剖開了看,各個都有小心思。

劉姓宗親尚且對朝廷不管不顧,他們何苦操這個心?

現如今,劉虞在幽州和公孫瓚鬥智鬥勇,劉表在荊州對外面事情不聞不問,劉焉更狠,到了益州後立刻將益州通往中原的路給截斷了,朝廷政令什麽的全都過不去,他說是州牧,實際上和土皇帝也差不多了。

益州通往中原的路是張魯阻斷的,但是天底下誰不知道張魯是奉劉焉之命才占據漢中。

劉姓宗親尚且如此,他們家主公這真是出力還不討好。

荀彧不贊同的看著他,放下手中的竹簡溫聲道,“不管朝廷如何,關中的百姓總是無辜。”

自董卓入京到現在,關中幾次三番遭受劫掠,百姓大多逃亡在外,土地無人耕中,良田一片荒蕪,長安朝廷無心安撫百姓,致使情況越來越嚴重,再這麽下去,整個關中都會和洛陽城一樣杳無人煙。

他們遠在冀州,不好對關中指手畫腳,但是關中那麽多百姓,總不能不顧他們的死活。

郭嘉托著臉,看了旁邊這一心為民的好友,想了又想還是忍不住說道,“文若,朝廷不是你想的那麽光明磊落,等朝廷知道主公願意將袁氏家傳的東西拿出來救世濟民,不出三天,討要東西的旨意就要抵達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