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流離不平(第2/3頁)

袁術甩開扶著他的楊弘,大力抓住閻象的胳膊,顫抖著聲音問道,“姓袁?果真姓袁?”

帳中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們家主公為什麽那麽大的反應,閻象聽出他話中此“袁”非彼“原”,顧不得手臂上的疼痛,試圖解釋那人只是個鄉野出身的寒門子弟,並非汝南袁氏的哪個旁支。

然而袁術已經什麽都聽不見了,他聽到“袁”字的時候人就懵了,身體驟然失了力氣,踉蹌兩下跌倒在地,竟是直接俯在書案上大聲慟哭。

閻象被他這反應嚇了一跳,慌忙就要去扶,只是手還沒伸出去,就和楊弘以及帳中其他人一起被趕了出去。

送信的騎兵站在帳篷門口,尷尬的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

楊弘和閻象也沒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意識到他們家主公一時半會兒冷靜不下來,只能讓人把送信的這人帶下去休息,等他們家主公冷靜下來再說回信之事。

帳篷外面,士兵走來走去的巡邏,閻象和楊弘對視一眼,仔細回想剛才的情況,腦子裏忽然閃過一道光,猛然睜大眼睛,都看到了對方眼中自己那駭然的表情。

中山太守原煥原安亭,極有可能、不、他就是那死在董卓屠刀下的太仆袁基。

兩個人震驚失聲,一時間,帳篷外面只剩下他們家主公的嚎啕大哭。

袁術把帳篷裏的人全都趕出去,手裏攥著竹簡,哭的是撕心裂肺肝腸寸斷。

此時距董卓入京禍亂朝堂不過兩年,袁氏滿門被屠更只是去年之事,可是即便只過了一年,天下人都好似忘了袁氏那些死在董卓屠刀下的族人,只能看到他和袁紹兩個袁氏子弟。

明明在不久前,袁氏最負盛名的還是他們二人的長兄,人走茶涼,才過了一年,就已經沒人記得大哥的存在。

他和袁紹官職雖高,卻也稱不上袁氏在朝中的頂梁柱,兄長年紀輕輕位列九卿,叔父更是三公之一,是加錄尚書事的當朝太傅,汝南袁氏人才濟濟,隨便挑出來一個都能跟他和袁紹一樣獨當一面。

袁氏之強盛,並不只是四世三公之名,而是幾代人在朝中打拼的結果,大漢十三州,除了幾個偏遠荒僻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有袁氏子弟或者袁氏門生。

汝南袁氏,從來不是簡單的一個名。

關東聯盟時那麽多人舉兵響應,後來加入的人中不少打著為他和袁紹報家仇的旗號,沒有一個人流露過董卓屠戮袁氏滿門是他和袁紹的錯的意思。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董卓這麽做,他們兩個都難逃其咎。

如果不是他們毫不留情的駁回董卓的求和,董卓也不會惱羞成怒的殺掉他們留在京城的族人來泄憤。

他不知道袁紹後來是什麽反應,只說他自己,在消息剛傳過來的時候便陷入夢魘不可自拔,那些天,他幾乎夜夜都能夢到慘死的族人徘徊在黃泉路上不肯離去,痛罵他們二人好勇鬥狠禍及滿門。

董卓是叔父袁隗的門生,他們都以為不管外面鬧成什麽樣,董卓都不敢對叔父和袁氏一族做什麽,只要不是謀逆造反等誅九族的大罪,其余黨派之爭,皆是一人之行為,禍不及親朋,這已經是朝堂上不成文的規矩。

誰都沒想到董卓會如此的喪心病狂,竟真的不顧袁氏的提拔之情,恩將仇報來屠殺袁氏滿門。

袁術抱著書案旁邊的燈架泣不成聲,不是裝模作樣給別人看,而是真的傷心到只有大哭才能發泄出來的地步。

他承認他有自己的小心思,當時覺得袁氏家大業大,長兄已經占了大頭,不該擋著他們出將入相封妻蔭子。

袁紹那個婢生子都能呼朋喚友養出名聲,他的身份比袁紹更高,為什麽非得依著家族的安排按部就班往上走,他也能美名遠揚,讓朝廷為他開特例來征召加封。

董卓老賊禍亂朝堂惹得民怨沸騰,討董聯盟正是他們令天下人刮目相看的大好時機,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棄,顯然,袁紹也是這麽想的。

他們都覺得即便關東聯盟逼近洛陽,董卓也不會對朝堂上的大臣太過分,叔父長兄還有其他族人最多就是日子難過了點,其他該怎麽樣還是怎麽樣。

他們不留情面的駁回董卓的求和,但是真的沒有想過要因此害了族人的性命。

大哥嗚嗚嗚嗚嗚~

他們兄弟一母所出,就算袁紹會不顧大哥的安危,他也不可能置大哥於不顧,當初駁回激怒董卓,分明是袁本初別有用心把他騙了過去。

他後來已經在努力揍袁紹給大哥報仇了,當初導致家門慘案,他有錯,但是袁紹錯的更多,只要他滅了袁紹,大哥和族人的在天之靈就能有所慰藉。

董卓老賊慘無人道喪盡天良,殺害袁氏族人之後連屍身都不放過,生怕有人偷偷收斂,甚至將他們族人的屍身運到郿塢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