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2頁)

該到飯點了。

一想到吃飯,青衣人頓時感覺口中唾液分泌得更多了,連手中清酒似乎也不復之前的香氣醉人。他眉頭微皺,將酒壺塞回懷裏,扶著墻壁站起身。

與此同時,一股誘人的香氣分秒不差,也從餐館的方向飄了過來。

白駿達推著餐車,車上幾口大鍋,靠近了還騰騰地冒著熱氣,一掀開,浪潮般的白汽呼啦啦撲散開,整個小院便也被醇香籠罩了。

中午的葷菜是芙蓉肉,素菜是炒四季豆和粉絲包菜,此外還有一份涼拌的冰糖蘿蔔,以及每人一碗番茄蛋湯。四季豆青翠欲滴,粉絲泛著半透明的光澤,冰糖蘿蔔更是被切成薄片簡單腌制後卷成只有指肚大小的薄卷,蒙著一層誘人的水光,紫紅色的蘿蔔心完全展露出來,陽光下如胭脂一般艷麗。

恰好下了課,孩子們烏泱泱從學舍裏湧出來,歡笑著朝白駿達簇擁。

現在每人不止一個白瓷碗了,而是每人一個小餐盤,由郁小潭仿照現代餐盤設置而成,飯菜和湯分別舀在不同的分格裏,一張餐盤就可以盛下四菜一湯。

看著那造型奇異但異常方便的餐盤,青衣人低哼一聲:“凈整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然後他摸了下儲物戒,掏出屬於自己的那張餐盤,施施然走過去和孩子們站在一起。

孩子們曉得要尊重師長,於是紛紛行禮避開,讓青衣人先行。

白駿達接過他手中餐盤,長勺在滿滿一鍋芙蓉肉中翻攪幾下,剛要舀起,院門處突然傳來郁小潭的聲音:“你還在這兒?怎麽不去教自己的徒弟?”

“吃完飯就去。”青衣人眼睛直勾勾盯著白駿達手中長勺,催促道,“快點,多舀點。”

教徒弟哪有吃飯重要。

眼前這鍋菜,青衣人認識。

他知道芙蓉肉的做法復十分雜,要取最鮮嫩的豬裏脊,切成肉片的厚薄、寬度都極講究,要取豬肚上白色的大塊油脂熬成豬油,滴在裏脊肉弧形的一邊,剝開的雪白蝦仁也放在裏脊肉上,用刀面輕輕拍打,再塗上蛋清。

如此在沸水中燙熟瀝幹後,肉片已經呈現粉嫩如花瓣的玉白色,再用菜油和雞湯澆灌,灑上花椒、蔥、姜和醬油,一層一層疊起來。待到蒸熟,炸制,整塊肉便如芙蓉花苞層層綻放,粉瓣卷蒂,雍容美艷。

香氣氤氳,負責分飯的白駿達也忍不住饞意,一邊舀肉一邊不停地吞咽口水。青衣人也不客氣,端著滿滿一盤肉走到一旁,拿起銀筷。

郁小潭在餐食上從不小氣,給孩子們準備的份量素來很足。

只不過……

夾起一塊芙蓉肉,青衣人望著散發誘人醇香的肉片,突然愣住。

屬於靈廚的敏銳直覺告訴他,今日這份菜,與往常不一樣。

哪裏不一樣?

青衣人也說不清,他緊緊盯住那肉,仿佛要真將其看出朵花來——終於讓他發現了一絲端倪,在白玉雕琢般的白嫩肉片中,隱隱流竄著淺紫色道韻。

這是什麽?

心中滿懷疑惑,青衣人狐疑地嘗試著將肉遞到嘴邊,輕輕咬下一口。

酸甜鮮香,刹那間彌漫整個口腔。

表皮裹著的少量幹澱粉在油炸之後十分酥脆,裏面的肉質卻鮮嫩得不像話,在舌尖如綢緞般滑過,簡直要讓人咬到自己的舌頭,蝦仁歷經蒸炒,依舊保存著極好的彈性,此刻在肉片包裹中旗幟鮮明地彰顯著存在感。

但這些,都還不是這道菜最精彩的地方。

郁小潭在熬制醬汁時,還摻入了一些番茄汁。

於是整塊芙蓉肉在鮮嫩之余,還摻上一絲隱藏極深的酸甜,隨著咀嚼一點點滲透出獨特的風味,多種滋味在口腔內交相融合,彼此碰撞,味道的層次感刹那間再上一個台階。

更令青衣人震撼的是那則道韻,細致入微地融入在飯菜裏,在舌尖劃過宛如雷霆的刺激感,讓人刹那間精神振奮到了極致,五感無限增強:肉的鮮嫩,表皮的酥脆,蝦仁的彈性,醬汁的鮮美……

他仿佛沉淪在一場不見盡頭的風暴中,味覺的風暴將他緊緊裹挾,天空顫抖,大地震顫,呼嘯著咆哮著摒棄一切雜思……

青衣人感到自己每一根發絲都在戰栗。

品嘗到美味的歡喜和激動讓他有種淚流滿面的沖動,自由的毫無拘束的世界正朝他敞開大門,上千年以來承自廚仙的美食觀念正在被撼動,他仿佛看到靈花綻放,彩霞齊飛,天邊迸發出獨屬於朝陽的、刹那間映亮大千世界的灼灼光輝。

這不是和廚仙不分軒輊的美味。

這是……超越了廚仙的美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