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滿族人是漁獵民族。

因此他們天生自帶爬樹很快基因,這非常合理。

於是康熙指揮一群滿族侍衛把他們挨個揪下來,也很合理。

康熙讓人在地上放了蒲團,太子率領著一眾阿哥跪在蒲團上。康熙大咧咧地跨坐在蒲團前面的太師椅上,單手托著下巴看著這群不省心的兒子。

“說。”康熙冷笑。

胤礽老實道:“兒子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胤祉道:“對對對,太子哥哥不知道。”

胤禛道:“我們剛準備告訴太子哥哥。”

胤祺主動認錯:“汗阿瑪,這次其實是我的錯,這次是我先挑起來的。”

三個稍大的阿哥主動承擔責任,康熙瞪了胤礽一眼。

胤礽滿臉無辜。兒子沒說謊,兒子真的不知道啊。

康熙罵道:“好好跪著!你弟弟犯錯,你這個當哥哥的也有責任!”

哦。胤礽乖乖跪著。反正跪在蒲團上也不疼不累,跪唄。

周圍太監和侍衛好不容易才忍住笑。

皇上懲罰太子殿下和眾阿哥,還不忘讓人把蒲團找來。

他們找了好久,才找到這麽多蒲團。

在康熙嚴厲地責問下,三個稍大的小阿哥你一言我一語地把這次胖揍東瀛使臣的前因後果描述了出來。

東瀛在大清、甚至在整個華夏的藩屬中都很特殊,屬於藩屬中的模糊地帶。

這裏先科普一下大清的藩屬體系。

大清的藩屬分兩種,一種是有臣服關系的藩屬,一種是只派遣使節進貢的藩屬。

向大清臣服藩屬進貢的錢非常多。以高麗為例。高麗此時是大清最親近的藩屬,每年都會朝貢,朝貢貨物折算價值超過十萬兩銅。大清回贈的東西不到朝貢物品價值的十分之一。

不過使臣們會在朝貢的時候順便帶商隊來大清販賣東西,賺回些錢,高麗也不算太虧。

高麗國王、王後登基需要大清派使臣冊封,每次招待大清使團的錢,基本都是每年財政收入六分之一往上。

如琉球等小藩屬,一次冊封大典要攢兩三年的錢。有時候他們的國王登基幾年甚至十幾年後,才會找大清使團來冊封。沒有大清使團冊封的藩屬國王,就不算正式繼位。

高麗、琉球、緬甸、安南、南掌、蘇祿、錫金、暹羅這九個國家,就是大清最親近的藩屬。大清強盛的時候,它們算是大清對外屏障。

從法理上,這種和大清比較親近的藩屬就相當於大清的國土。其性質和蒙古類似,要進貢大量錢財,大清要對外出兵要求他們出兵他們就得出兵,他們遇到危險求救大清也得出兵保護,他們遇到饑荒大清還要幫忙賑災。

胤禔的封國就在藩屬內,所以大清國內最迂腐的人都沒有反對。

而東瀛從宋朝起,就在藩屬模糊地帶。

首先,東瀛在每個朝代強盛時,是會派使臣進貢稱臣的。

然後,東瀛又用在宋的時候說自己忠於唐,在元的時候說自己只忠於宋,在元時說宋亡之後就不認中原王朝,在明朝的時候成了大元忠臣,到了清朝時又懷念明朝的借口,官方支持倭寇不斷犯邊,並且蠶食中原王朝的藩屬領地。

從宋時倭寇犯邊開始,東瀛總是在中原王朝強盛時派使臣示好,中原王朝稍稍衰弱立刻變成“前朝忠臣”中來回橫跳。

因東瀛與中原王朝隔海相望,中原王朝要直接揍上東瀛本土很麻煩,東瀛目前也沒能耐威脅中原王朝的統治。所以這跳梁小醜就一直左右橫跳惡心人,中原王朝除了清剿倭寇之外基本都無視他們。

現在大清正是強盛的時候,東瀛一琢磨,又讓使臣帶著錢財來進貢了。

胤祺管著理藩院。接待難得來一次的東瀛使臣,胤祺對此非常重視,生怕弄砸。

兄弟有難題,胤祉和胤祺正好閑來無事,就一同去見東瀛使臣,說要幫胤祺撐著。

一群小阿哥很好奇東瀛人長什麽樣,也偷偷跑去圍觀。

當然,對外他們都是稱只有胤祺接待東瀛使臣,其他人都扮做了其他形象。

一個進貢的小國而已,一大堆阿哥們圍上去,也太給他們臉了。

胤祺是從內而外最和藹可親的阿哥——比胤祺更和藹可親的就只有小胤禩了,但小胤禩和藹可親的背後都揣著自己的黑歷史小本本,隨時準備記錄。

但和東瀛使臣聊了一會兒之後,連脾氣好如胤祺臉都黑了。

聽聽東瀛使臣提的什麽要求。

第一,他們的國王不需要大清來冊封。

好嘛。反正你們東瀛離得遠,不冊封就不冊封,問題不大。

第二,大清來東瀛貿易的船只貿易限額近一步縮緊,從每年貿易額不得超過白銀六千貫,變成不超過三十艘船。

胤祺火氣開始噌噌噌往上冒。無論大小船只三十艘船?你還不如說以後禁止大清與東瀛貿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