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4/4頁)

小胤禟:“???!”

胤礽哭笑不得:“汗阿瑪,您不覺得小九的性格才和宜妃最相似嗎?”

康熙嚴肅道:“這倒是。小十的性子像溫妃,老五的性子隨養大他的太後,小十一怎麽這麽像老五和小十?”

胤礽道:“其實小十一不像五弟和十弟,小十一像汗阿瑪。”

偷懶和喜歡告狀的樂子人,小十一簡直完美繼承了汗阿瑪這一側面性格。

康熙立刻板著臉道:“哪裏像!”

胤礽道:“真的像。”

康熙和胤礽爭論起來。

一眾阿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呃,汗阿瑪和太子哥哥吵起來了,我們該怎麽辦?靜靜聽著嗎?

小十一聳肩。爭什麽爭?有什麽意義?我誰都不像,就像我自己。汗阿瑪和太子哥哥真無聊。

胤祉大著膽子打斷道:“汗阿瑪,太子哥哥,是不是該繼續說正事?”

小十一像誰有那麽重要嗎?!需要你們中斷說正事吵起來!!

康熙和胤礽迅速結束吵架,繼續說正事。

看著康熙和胤礽迅速轉變的話題和表情,小阿哥們有點木然。

嗯,沒有誰比太子哥哥更像汗阿瑪。此時此刻的太子哥哥,簡直是和汗阿瑪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

康熙和胤礽商議好之後,朝堂中就只是走個流程了。

因海軍軍費一直基本是自籌,少數由大清皇家公司撥款,對外作戰都獨立於八旗軍隊之外。戶部不用準備後勤,也沒什麽好說的,皇上和太子都說要打,那就打唄。

他們甚至還希望這次海軍吃個小虧,讓他們能上折子提議把海軍納入兵部和戶部管理。

不過只是一個東瀛而已,他們也知道希望很渺茫,不如現在就開始準備東瀛接受冊封之後的事。

和東瀛貿易額增加,國庫又有更多的錢,大家要怎麽分大餅。

胤礽刊印了淺顯的經濟學小冊子後,戶部官員經過研讀,明白錢在堆在國庫裏太多就是廢物,保證一定存儲量,剩下的用起來才有意義。

河工?水利?教育?幹脆減免幾年稅收,讓百姓們松口氣?

官員們摩拳擦掌。

只要皇上開口用國庫裏的錢做大事,他們不僅能在青史中留下更多美名,這雁過拔毛,他們也能一層一層吃到更多的回扣。

康熙看著他們隱藏不住的貪婪表情,表情稍稍黯然。

明明大清蒸蒸日上,他每次看到這些大臣的貪婪表情,總有一種大清正日落西山的錯覺。

還好,錯覺只是錯覺。

康熙打起精神,繼續吩咐工作。

胤礽也將官員們的貪婪收入眼中。

他明白,大清或許正蒸蒸日上,但整個封建王朝正日落西山。這兩點並不沖突。

不過現在胤礽已經不會為這件事煩惱。

他甩了甩袖子,出列一條一條秉奏現在官員們需要做的事。

康熙頻頻點頭,直接將太子呈上的奏折分發給不同部門的官員。

官員們看到太子剛呈上去的折子上就有康熙的禦批,表情十分無奈。

皇上,您和太子提前都決定好了,甚至這折子可能都是你們倆一起寫的,多此一舉有意義嗎?

或許有意義吧。太子總是在禮儀上挑不出任何僭越的錯誤,謹慎得讓官員們感到可怕。

一個手握大權、深受信賴的太子,卻謙恭謹慎、進退有度,其他人還有希望嗎?

沒希望。

即使皇上還未老,小阿哥們還未長成,他們也還是放棄幻想,乖乖承認這個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提前獻出忠誠吧。

官員們拿著折子,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

關於高麗和東瀛近段時間政治局勢和國內重臣的消息堆在了小阿哥們的桌案上,小阿哥們暫時停止上課,每日跟著胤礽上課。胤礽還會把相關部門的大臣們叫來一起給阿哥們上課。

而康熙,胤礽在帶孩子,他就只能獨自處理瑣事,批改折子了。

康熙把一眾小阿哥們留過了新年元宵,正月一過,兩隊海軍分別駛向東瀛和琉球。

小胤禟癟嘴,回頭看兩個“九阿哥黨”弟弟。

十弟在百無聊賴地打哈欠,十一弟圍著太子哥哥嘰嘰喳喳不知道說些什麽。

小胤禟長嘆一口氣。

我九阿哥黨這什麽臥龍鳳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