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4頁)

鑒別貴族和平民,只需要看衣物和營養狀況。外國雇傭兵殺得很徹底。

康熙悵然:“太子曾在書信中說,要讓綽羅斯·額森絕嗣,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綽羅斯·額森是準噶爾王公的祖先。其父綽羅斯·脫歡是前明瓦剌首領,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傀儡大汗,統一漠西蒙古,占領東蒙古。

瓦剌在綽羅斯·額森手中達到了全勝,著名的叩門皇帝明英宗搞出的土木堡之變,就是和綽羅斯·額森打。

綽羅斯·額森廢掉脫脫不花,稱“大元田盛大可汗”,成為蒙古草原上唯一非黃金血脈稱汗的人。他被刺殺後,瓦剌逐漸衰敗,分裂成了杜爾伯特部和準噶爾部。

蒙古諸部和準噶爾天生不合,就有這一段歷史的原因。即使蒙古草原上的黃金血脈後裔們如何以血脈自豪,準噶爾王公一直都不太瞧得起他們。

此次在外國人的慫恿和支持下,杜爾伯特部和準噶爾部聯合起來,要重整瓦剌輝煌。

然後他們都在那個堅固的堡壘中,變成了一抔塵土。

康熙靠坐在龍椅上,兩眼放空了半晌。

準噶爾王公盡數伏誅是好事,康熙卻高興不起來。

若是清軍將準噶爾王公血脈屠盡,康熙或許還會笑著說太子和直親王這次殺性真重,肯定是氣狠了。

準噶爾王公血脈被外國人屠盡,康熙卻忍不住有些憤怒。

他沉默了半晌,拿起書信繼續看,然後按照時間順序,從後往前依次看。

傳信小隊的隊長被安排在偏殿休息,隨時被康熙喚來詢問情況。

看了三封書信後,康熙就了解了在伊犁河谷發生的慘案的前因後果。

太子下令清軍圍而不攻,建高台對城中準噶爾貴族喊話,同時以神鬼之說進行威嚇,施展攻心戰。

後太子在幾次與出城外國兵交戰的時候,俘虜外國兵,得到金礦消息,便利用準噶爾貴族和牧民都不知道伊犁河谷有金礦,假借龍脈名義……

呃,朕在京城驅使大清龍脈向伊犁河谷賜福?

康熙腦袋往旁邊歪了一點。

他扶額,笑罵道:“這臭小子,連阿瑪都給利用上了!你裝神弄鬼自己來啊!”

康熙雖罵胤礽,也知道龍脈之事,確實應該以皇帝為借口。

即使他不會猜忌太子,但朝中一些人實在是太令人厭惡厭煩,總盯著太子不放。若太子自己拿龍脈做借口,恐怕又有人要挑撥離間。

“金礦啊,怪不得他們要全力支援準噶爾。”康熙罵完之後嘆氣。

他拿出之前胤礽從海外收集的外國人對大清礦產的探查圖。

這幅圖曾經讓他寢食難安。

雖然圖很簡陋,礦產所在地非常概略,但這已經證明外國人盯上了大清的國土。

在準噶爾的那一片地,外國人也標注了許多疑似有礦產的地方。

“光是大清國內的大小事就讓朕殫精竭慮,現在朕還不能只看著國內。”康熙撫摸著地圖,“大清之外的世界太大了。”

以前道路不便,馬車很難長途跋涉,海洋是禁區。中原王朝要防備的敵人很少,唯一的強敵不過是蒙古人。

而現在,能成為大清敵人的國家太多太多了。康熙甚至有舉目皆敵的錯覺。

康熙與路易十四通信時,曾經天真地幻想過,能不能和這些國家和睦友好的相處。

準噶爾王帳中的屠殺,徹底擊碎了康熙的幻想。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外國人的壓力下,滿族、漢族、蒙族……和華夏大陸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是一個族,都是華夏人、炎黃人。

那些長相與華夏炎黃子孫迥異、文化與華夏炎黃並非同一個源頭的人,才是真正的異族。

華夏民族同根同源,打來打去也不過是自家人爭奪家產。

若讓這些人進來,那就是整個華夏文明斷絕的大事。

曾經的古老文明,也只剩下華夏文明了。

康熙閉上眼,感到深深的孤寂。

“保成啊保成,既然已經獲勝了,就回來啊。”康熙睜開眼,語氣頗有些幽怨,“後續事交給大阿哥就好,他皮實,在苦寒之地也能活得上好。你身體弱,怎麽也留在西北塞外不回來?”

“阿嚏。”胤礽一邊烤火,一邊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胤禔道:“你是不是得風寒了?別每天出門亂跑。”

胤礽道:“我應該不是得風寒,而是汗阿瑪在念叨我。看時間,信應該已經送到京城了。”

胤禔壞笑道:“你說裕親王和恭親王率領的八旗軍隊會不會被汗阿瑪罵得狗血淋頭?”

胤礽道:“不知道。八旗將領會不會被汗阿瑪罵得狗血淋頭我不知道,汗阿瑪看到八旗軍隊的表現,肯定會氣得頭疼。”

胤禔大笑,笑得比剛才還歡暢。仿佛康熙頭疼,比八旗被罵更讓他開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