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8w營養液加更)(第2/3頁)

兩個孩子怎麽這麽不消停呢?罷了,給兒子擦屁股收拾爛攤子,就是當阿瑪的宿命吧。

“朕怎麽沒這麽好的事,朕都是自己抗。”康熙有些不滿了。他走到太廟中,又瞪了順治的牌位好一會兒。

宮中,小皇子們得知了太子哥哥和大哥的新消息之後,一個個更蔫了。

胤祉:“真好啊。”

小胤禛:“太羨慕了,我也想去當大將軍。”

小胤祺:“嗚嗚嗚。”

其他小阿哥不太懂,只感嘆哥哥們好厲害,哥哥們什麽時候回來。

胤祉想起太子哥哥說的話,勉強扯了扯嘴角,道:“沒嘆氣了,來,哥哥陪你們玩遊戲。”

在太子哥哥和大哥回來之前,他要承擔起好哥哥的重則,照顧好弟弟。

小胤禩小聲道:“不玩遊戲,可不可以再說說太子哥哥給三哥說過的故事?”

其他小阿哥紛紛點頭。

胤祉打起精神,笑道:“好。不過我也記不太清了,我記起什麽,就和你們說什麽。我們繼續說李逍遙?”

小阿哥們歡呼:“好!蜀山!仙劍!”

胤祉一邊說,一邊在心裏嘆氣。

弟弟們倒是有新故事聽,可我沒有了啊。

好想哥哥啊。

胤礽拉著胤禔也給弟弟們留下了書信;與康熙通信的時候,也不忘問候弟弟。

可一些空泛的文字,怎麽也比不過真正的哥哥。

特別是胤祉。

明明他一直和大哥、太子哥哥一起,和其他弟弟們不是一個梯隊。

現在他卻被拋下,太子哥哥只和大哥一起出海幹大事。

“等太子哥哥回來,我應該就能和太子哥哥一起出門了。”胤祉捏了捏自己更加壯實的胳膊,自言自語,“等大哥回來,我要和大哥比一比。”

“阿嚏。”胤禔打了好幾個噴嚏,“是皇父在罵我,還是弟弟們在念我?”

“可能都有。”胤礽站在甲板上,看向船後的馬六甲海峽。

大清派來的人終於到了。

對方對胤礽和胤禔畢恭畢敬,一副與胤礽和胤禔很熟悉的模樣。但胤礽和胤禔並不是認識他。

胤礽裝作和他很熟,勉勵了他幾句之後,揮別了與他依依不舍的巨港和新加坡眾人,重新開始旅行。

胤礽離開的時候,民眾爭相來送,那淚灑港口的模樣,讓大清的官員很懵。

太子做了什麽偉大的事嗎?為什麽這些老百姓送別太子的時候,就像是送別青天大老爺?

胤礽無奈。他說他只是經常和這些老百姓們嘮嗑拉家常,別人會信嗎?

他其實真的就只是嘮嗑拉家常啊。

至於刊印書籍偷偷贈送什麽的,那是私下讓人蒙著面做的,和他大清太子胤礽關系都沒有。除了胤禔、納蘭性德、曹寅、噶禮和鄂倫岱,沒有人知道他做了這些事。

連刊印的匠人因為都拆分印刷,也不知道書籍的真正內容,更不知道給錢刊印的客戶是誰。

只能說,這個時代缺少居委會大媽,所以居委會大媽太子異常受歡迎了吧。

胤禔道:“下一站在錫蘭停靠?”

胤礽點頭。

去歐洲的旅途一路都沿著海岸線,食物和淡水都非常充足。有海軍護送,海盜不敢來;這附近的海域也早就被人踩熟。他們的遠行就像是旅遊似的,習慣了船只顛簸之後,就特別輕松。

“錫蘭的景色不錯。”胤礽道,“等回程時,咱們不用趕時間,可以多在錫蘭玩幾天。”

胤禔摸著下巴道:“錫蘭也是荷蘭的殖民地吧?”

胤礽:“?”

胤礽猛地一撲,掛在了胤禔背上:“大哥!我們趕時間!我們奪了馬六甲就夠了!別老想打仗啊!”

胤禔背著胤礽往船艙走:“我不打,我就去看看。他們願意給就給,不願意就算了。反正就是一句話的事。”

胤礽道:“我不信!你立字據!”

胤禔道:“好好好,我立字據。”

胤礽道:“我要跟著你一起去!”

胤禔道:“那不行,如果他們設伏,把我們一鍋端了怎麽辦?你在岸上等我回來,”

胤礽道:“那行吧……你絕對絕對不能冒險,千萬千萬不要和荷蘭人起沖突。”

胤禔道:“放心放心,大哥做事,你有什麽不放心的?”

胤礽哭喪著臉。正因為是大哥,所以他一點都不放心啊!

最後,胤礽看著胤禔帶來的俘虜,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字據……”

胤禔理直氣壯:“這和我沒關系。他們先動手!對了,他們的武器庫可齊備了,我們可以補充彈藥啦。哈哈哈,弟弟快來看!”

胤礽吐血。

他決定,離開錫蘭之後,要日夜兼程,再也不隨意停靠了!

……

康熙:“什麽?錫蘭也是大清的了???”

作者有話說:

注:

覽此條約,只可說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等人無一通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今見來臣條約,竟與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欽此。——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