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4頁)

胤礽幽怨道:“阿瑪,這單獨的一等公爵位,有一半是為了補償舅舅骨裂吧?”

康熙裝不下去了,他繼續捧腹大笑。

這幾日他想起這件事提起這件事就笑個不停,實在是太好笑了。

自家小舅子的性格非常嚴肅謹慎認真,有時候康熙都嫌棄常泰恪守禮儀到固執木訥,十分無趣。

所以常泰鬧出這種笑話,才更好笑。

康熙一想到常泰受傷時不敢置信的神情,心情就好得不行。

“對,的確如此。”康熙十分耿直道。

胤礽聳肩,嘆氣。

皇帝就了不起嗎!皇帝就可以在害得臣子受傷鬧笑話之後不但不愧疚,還火上澆油嗎?!

是的,皇帝就是了不起。

胤礽爬上康熙的膝蓋,康熙往後靠了一點,讓胤礽坐得更舒服。

“牛痘啊。”胤礽道,“要是有用,先給宮裏的兄弟姐妹種,好不好?”

康熙揉了揉胤礽的腦袋:“當然。唉,要是當年……”

康熙想起了順治皇帝。

現在也能種痘,種的是人痘,仍舊比較危險,且人痘非常稀少。若換成牛痘,不僅危險程度大大降低,種痘成本也會直線下降。甚至普通民眾自家有牛又不怕危險的話,可以自己嘗試種痘。

“阿瑪,推廣牛痘這麽大的功德,民間肯定會給您立功德碑。”胤礽道,“恭喜阿瑪朝著千古一帝邁進了好~大一步。”

康熙得意地挼了挼兒子軟乎乎的臉蛋。

沒錯。他不會搶常泰的功勞,但他的臣子兼小舅子的功勞,自然也是他這個皇帝的功勞。

預防地震加推廣牛痘兩個功勞,足以把他在民間的聲望推向頂峰。接下來他做什麽都會容易許多。

那些窺伺他皇帝權力的勛貴和宗親,也得掂量掂量了。

接下來只需要平定三藩、□□,掃平國內諸事,就能大展拳腳和世界其他國家爭一爭世界霸權了。

華夏的皇帝,當再好也只能和以往朝代明君持平。康熙看著世界地圖,一點一點查清世界各國勢力分布時,野心不由越來越大。

那些國家原本比起大清國、比起華夏差之遠已。就因為他們有了殖民地,富裕程度居然逐漸趕上了大清。

他們有用不完的金銀,數不清的糧食,耗不盡的人口。

我大清本就不是漢人政權,自有國情在。他們能做的事,大清也能做。

康熙看著常泰在骨裂養傷期間給自己呈上的折子,目光炯炯,閃爍著熊熊野心火焰。

胤礽坐在康熙腿上,雙手捧著康熙的茶杯,仰頭喝茶,低頭吐氣。

不會有哪個才華和野心都在線的年輕帝王能拒絕世界地圖的誘惑。

阿瑪,加油成為世界霸主千古一帝,不要辜負“聖”的尊號啊。

京中八旗勛貴和宗親正嘲笑倒黴的常泰時,康熙一封聖旨讓他們笑不出來了。

種牛痘,防天花?

這就是常泰蹲在牛棚裏,被牛踢傷的原因?

我不信!人類怎麽能和牲畜一樣!

彈劾常泰的折子如雪花般飛入了乾清宮,連正被彈劾的姚啟聖都沒人在乎了。

姚啟聖撓撓自己沒剩下幾根的頭發,有些不知所措。

他本想借著自辯的機會,再次重申對台灣全面開戰的重要性。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說牛痘,他說台灣好像格格不入?

雖然格格不入,姚啟聖還是上了折子。

康熙趁著滿朝文武都被牛痘吸引了注意力,趕緊起復施瑯,讓施瑯重建福建水師。

他召見施瑯,給施瑯看了世界地圖。

“洋人能去的地方,大清也能去。”康熙手指敲了敲掛在墻壁上的世界地圖,“他們的水師膽敢來搶大清的國土,我們不僅要向鄭成功一樣將他們趕走,還要去他們的地盤逛逛,讓他們看到大清的國威。”

“來而不往非禮也!”

施瑯擡頭看著野心勃勃的年輕帝王,跪下重重磕頭:“臣必為聖上打造出一支睥睨世界的最強水師!”

施瑯原本最大的心願不過是打敗鄭家,收回台灣。

現在年輕的大清帝王告訴他,鄭家只是大清水師的磨刀石,台灣只是大清水師的起點。

大清水師真正的對手是整個世界。

英吉利敢稱日不落帝國,西班牙葡萄牙法蘭西等敢稱海洋霸主。大清比他們更強大,這世界地圖上怎能沒有大清的旗幟?!

姚啟聖站在角落裏。他想說什麽。比如不要好大喜功,比如不要搶奪別人的土地和財富。

但他終究什麽也沒說。

大清不是大明,不是大宋,甚至比大唐更激進。

它野心勃勃,像掃平西域的大漢,更像覆滅六國的大秦。

它發現了更廣闊的田地,更豐厚的財富,便不會停下征伐的腳步。

大清自建國起,便是掠奪者和征服者啊。

姚啟聖低下頭。